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節日習俗 > 正文

中元節的來歷及傳說,中元節來歷故事

更新:2023-09-18 17:23:16 高考升學網

中元節七月半,也就是七月十五,我們都知道是“鬼節”,這種說法太通俗了,這一天其實有個洋氣的學名,叫做“”。中元節跟我們所理解的“鬼節”是同個意思,就是鬼門大開,人間祭祖的日子。中元節的來歷是什么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中元節的來歷故事吧。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說法。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是“上元”,為天官賜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于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因此,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民間都會準備豐富的牲禮,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節是道教與中國傳統民俗相結合的產物,二者能夠相應,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

  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后,三會日與三元思想結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為祈福納吉、祭祖拜神的三元節日,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為民俗節日。

  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云觀等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每年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因為懼厲的心理,民眾于日常生活中復合儒、佛、道三教,將農歷七月十五的中元節稱為鬼節,稱農歷7月為“鬼月”。

  佛教傳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種追薦祖先的超度儀式,稱為“屋蘭瑪納”(印度話ULLAMBANA),也就是“孟蘭盆會”。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布絕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且佛教也是在農歷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超度法會,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小結:每一個節日的設立都是有原因的,現在我們很多人只懂得跟著過節瞎湊熱鬧,節日的內涵和歷史完全不懂,這樣太膚淺了,還是多學習一點知識,提升自己的內涵吧。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

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

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

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页面升级永久亚洲色 | 亚洲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级a毛大片在线电影 色七七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黄AⅤ免费观看 | 天干夜啦天干天干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高清 | 亚洲精品国产AV综合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