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地方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那么承德過年有什么風俗習慣??高考升學網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
承德一帶的春節實際上是從臘月開始的。臘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戶戶均要熬粥,稱臘八粥,一來紀念釋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來喜慶五俗谷豐登,這天市場上開始上市年畫、爆竹、肉類等。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要掃庭院,這一天被稱為"過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擺酒宴,祭灶王爺。臘月二十五開始張貼春聯,喜慶氣氛越來越濃厚。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團圓飯、包水餃,備冷拼,到凌晨12點時,鞭炮齊響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共歡同樂,初二請姑爺、姑娘回門、初三會親家,初四會朋友,初五春節高潮結束。正月十五上元節,也稱元宵節,人們耍龍燈、舞秧歌、踩高蹺、玩獅子、晝夜盡歡。正月十六以后,各行各業開始按部就班,恢復營業,春節至此結束。
承德位于東經115°54′-119°15′,北緯40°11′-42°40′,處于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連接過渡地帶,地近京津,背靠蒙遼,省內與秦皇島、唐山兩個沿海城市以及張家口市相鄰。
承德市地處河北省東北部,面積3.9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35.4444萬。全市轄3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4個縣、3個自治縣。承德南鄰京津,北接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東西與朝陽市、秦皇島、唐山、張家口市相鄰,是連接京津冀遼蒙的重要節點,具有“一市連五省”的獨特區位優勢。
歷史的承德,見證了“康乾盛世”的百年輝煌,承載著四海歸心、天下一統的夢想。1703年清朝的康熙大帝以“合內外之心,成鞏固之業”的雄才大略在此修建避暑山莊,成為清王朝的第二個政治中心。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此修建行宮“避暑山莊”,雍正元年(1723年)設熱河廳,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取“承受先祖德澤”之義,設承德直隸州,始稱“承德”。1929年建熱河省,承德為熱河省省會。1955年熱河省建制撤銷,承德市劃歸河北省,為省轄市;承德文化底蘊深厚,5000年的紅山文化、300年的山莊文化縱貫古今,昭育后人。
今天的承德,置身于環渤海、京津冀區域加速崛起的大勢,已經進入加快發展的“黃金時期”。承德生態良好,資源富集,森林覆蓋率達55.8%,是京津唐重要的水源地和華北最綠的城市,被稱為“華北之肺”。已發現的礦產有98種,探明的釩鈦、鉬、螢石儲量分別居全國第2位、第4位和第4位,鉛、銀、鉑、鈀、磷礦儲量居河北省首位,是我國除攀枝花外惟一的大型釩鈦磁鐵礦資源基地。承德發展迅速,活力四射,2004年以來,地區生產總值、全部財政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始終保持河北省前列,GDP五年翻了一番多,固定資產投資相當于建國54年總和的1.6倍,全部財政收入年均增長38.7%,已經成為河北最具發展活力的城市之一。
未來的承德,將與京津“同城化、一體化、差異化”發展,必將成為環渤海經濟圈的一顆耀眼新星。當前,承德正在以獨有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文化優勢,努力打造國際休閑旅游基地、國家釩鈦資源利用產業基地、首都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京北清潔能源基地。在城市建設上,進一步確立了歷史文化名城、山水園林城市、國際旅游城市和連接京、津、冀、遼、蒙區域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中心城市規劃控制面積達到125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面積擴大到120平方公里,到2020年,中心城區人口規模8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面積84平方公里。特別是隨著北京至承德城際鐵路(京沈客運專線)、旅游支線機場、“一環八射”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的加快實施,承德將進入北京1小時、天津和港口2小時交通圈,成為密聯京津、辟通港口、承北接南的咽喉要地和交通樞紐。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