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好奇各個省份當地的傳統文化及傳統文化特色。經過悠久的歷史,漫長的歲月里,省份不斷的發展和繼承,有很多豐富的民俗文化互動,進而形成了我們熟悉的當地文化特色。小編整理了一下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長白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長白山文化的內涵豐富、外延廣闊,做好長白山文化資源的發掘、保護、研究、傳承工作,對于實現吉林文化的發展繁榮、推動吉林的全面振興有著重要意義。
長白山文化是吉林省獨有的標志性文化,是包容吉林各民族文化、反映吉林人性格特質、凸顯吉林氣派的“大文化”,是以吉林為中心,輻射、滲透、影響、統領周邊區域文化的代名詞,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漁獵文化、游牧文化、農耕文化和現代工業文明相互融合、相互激蕩的復合型文化,是包括漢族、肅慎、穢貊、東胡四大族系在內的歷史上各民族共同創造的融合型文化,是具有成長性、交互性、創新性、現代性的開放型文化。
自然物質文化。自然景觀是由山水、動植物資源和風霜雨雪等自然現象構成的景觀,是一個地區的自然環境條件總和,也是一個地區鄉土景觀框架的基礎和大背景。
長白山植物,隨著高度的變化呈帶狀分布,一層一層,好似樓梯,形成十分明顯和奇特的垂直景觀。長白山是世界植物的寶庫,包括了從東北亞到北極的所有植物。更令人驚奇的是,在垂直高度不到二公里的山坡上,大自然鬼斧神功,把各種植物安排得井然有序。在這不同的植物群落中,又生活著不同的動物,成為一座有聲有色、立體的生物寶庫,一幅神奇的錦繡畫屏。隨海拔高度的不同,長白山自下而上可分為四個不同的自然景觀帶。高山苔原帶、岳樺林景觀帶、針葉林景觀帶、針闊混交林景觀帶。滿族先民把長白山視為神山而頂禮膜拜。于是經過千百年的代代沿襲、口口相傳,由一些祭祀、崇拜、勞作的儀式逐步形成了具有長白山地域特色的山林文化、江流文化、冰雪文化、草原文化、林木文化、人參文化、奇石文化、黑土文化等。
社會生活文化。長白山地區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長白山地區歷史久遠,文化遺跡豐富,文化積淀深厚。優良級歷史遺存資源主要集中廢城與聚落遺址、軍事遺址、古戰場、交通遺跡等主要的歷史遺存類景觀文化資源!鞍矆D人”洞穴遺跡為標志的舊石器時代遺存;“八連城渤海遺址”為標志的渤海國歷史文化遺跡;“百草溝北沮沃族墓葬”為標志的漢代古墓。
長白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長白山地區古代民族眾多,夫余、高句麗、渤海、東夏等地方民族政權和遼、金王朝的活動區域及文化影響到現今的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遠東等國家和地區,是漢唐時期東北亞地區文明發展的中心區域之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蘊含豐富歷史文化信息,呈現出鮮明的邊疆性、民族性和國際性特點,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的重要物證。長白山是滿族的發祥地,歷史悠久耐人尋味。同時,長白山文化有著延邊朝鮮族的民族文化特色,尤其與森林環境背景結合,可觀性強,感受豐富,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腹地,與朝鮮隔江相望,邊境線433.2公里,轄3縣2區1市,幅員面積17505平方公里,人口95.2萬,43個民族。1959年設渾江市,隸屬通化地區,1985年升格為地級市,1994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白山市。
白山市地處長白山腹心地帶,鴨綠江、松花江穿流而過,因山而名,因水而秀,素有“長白林海”“雪域王國”“立體資源寶庫”等美譽,特色資源豐富,后發優勢明顯。一是生態資源突出。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齊備,是全國首個全幅員森林旅游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中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是國際公認的地球同一緯度帶原始狀況保持最好、生物物種最多的自然生物圈和物種基因庫。全市森林覆蓋率達84.5%,被譽為“生態高地”和“天然氧吧”,撫松縣、臨江市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長白縣連續3年蟬聯“深呼吸小城”榜首。二是礦產資源富集。是東北地區資源最密集、成礦特征最典型的黃金地段,是吉林省唯一由國家批準礦產資源整裝勘查項目的地級市,已發現礦產100種,探明儲量的有36種,礦泉水、硅藻土等世界級資源開發前景廣闊。礦泉水資源方面,是全球礦泉水三大富集地之一,已探明礦泉水源地近200處,年允許開采量1.5億噸,被國際飲水組織命名為中國·白山國際礦泉城。硅藻土資源方面,已探明儲量3.4億噸,占吉林省96%以上,居亞洲首位,是世界兩大硅藻土礦床之一,被譽為“中國硅藻土之都”。三是食藥資源珍稀。參、蛙、菌、藥、菜、牧、果、蜂、漁九大特色農業生機勃勃。野生動植物2850余種,藥用植物900余種,是東北亞最大的天然藥材庫,是“百草之王”中國人參的核心產區,被列入WTO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范圍,素有“中國人參看吉林,吉林人參看白山,最好人參在撫松”之稱謂。四是旅游資源獨特。境內形成了“春觀山花、夏登天池、秋賞楓葉、冬游冰雪”四季旅游格局,有國家5A級旅游景區1處、4A級4處、3A級13處,國家級森林公園6處。撫松縣被評為2019年全國避暑旅游十佳城市,靖宇縣被評為2019年全國避暑旅游樣本城市。北緯41度冰雪黃金緯度帶、長達六個月的雪期、平均1米以上的積雪,造就了亞洲品質最好的粉雪資源,以長白山國際度假區和魯能勝地為龍頭的旅游產業初具規模、集聚發展、方興未艾。五是文化資源厚重。撫松新安、漫江是東北亞絲綢之路的古城驛站,長白靈光塔是唐代渤海國時期的遺存見證,渾江是渤海國改為定安國之后的皇城國都,江源“佟家老營”是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的根基搖籃,長白山是滿清王朝的“龍興之地”,滿族先民曾在此三度立國、兩創盛世。楊靖宇精神、抗聯精神和“四保臨江”精神薪火相傳,生態文化、特產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交相輝映。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