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節日習俗 > 正文

寒食節的由來簡介 寒食節的活動有哪些

更新:2023-09-18 08:46:37 高考升學網

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在夏歷冬至后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后綿延兩千余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相傳當年重耳(晉公子重耳)周游列國,歷盡艱辛。一次,他挨餓難熬,百般無奈時,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他吃。后來重耳當了國王(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親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尋不到,便下令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發現介之推與其母被燒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寒食節的由來簡介  寒食節的活動有哪些

寒食節的活動

在清明節前。有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叫寒食節。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寒食節,或認為寒食節是清明節的古稱,而把它們混為一談,其實不然。清明在農歷三月初,而寒食節是在農歷二月。寒食節有兩項重要活動,一是禁火,二是掃墓。

寒食節禁火

禁火

按《周禮》上說的,寒食節禁火是為了“三月出火”。按照當時的習俗,每當仲春一二月,人們將火種滅掉,到三月時再由宮內將新的火種傳入民間,新火與舊火交替之日就是寒食節。

然而,有天文學家提出后人將內火和出火理解成燃燒之火是一個極大的歷史誤會,此處的“火”字,原本是天文學上的星名,就是指大火星,大火星是天蝎座Q星,中名心宿二,又名商星。它是我國遠古時代用以定季節的主要標志星。那時的天文官員就稱為火正。所謂“三月出火”,實際上是指三月初傍晚大火星出現于東方。二月龍抬頭,三月火出和五月大火中,是同一組天象在不同季節所處的不同方位。觀測它們的方位,對于確定季節十分重要。我國一向以農立國,準確地確定春播季節對農業生產來說尤為重要,因此要設專管火的官員每年向人們通告禁火和出火。

(一).寒食節是哪一天 寒食節的節日習俗是什么

(二).寒食節造句,用寒食節造句

(三).關于寒食節的詩歌賞析

(四).寒食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寒食節詩歌

(五).寒食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寒食節民間傳說

(六).寒食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寒食價值

(七).寒食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寒食概述

(八).寒食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寒食詩句

(九).寒食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寒食節日價值

(十).寒食節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寒食節日意義

掃墓

寒食節的另一項活動是掃墓,此項活動包括給墳頭添土,修整樹木,剪除雜草,打掃墳塋,祭祀祖先等。自居易《寒食野望吟》記述了寒食節掃墓時人們凄涼和傷感的情懷:

烏啼鵲嗓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離死別處。

冥寞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現在,福州地區,在多數人清明祭掃先人墓地的同時,一些村鎮居民習慣選擇重陽節掃墓。而地處福州地區西部的閩清縣,許多人傳統的掃墓時節是中秋節前后,清明不進行任何祭掃活動。在南部的莆田,掃墓時間分為清明、重陽和冬至,冬至為大部地區和市區的主流,清明掃墓的地區分布在沿海,也僅進行一次。而在閩南漳州,掃墓時節為三月初三,俗稱“三月節”,也即古時的上巳日,相對較為特殊。這個時間掃墓的習俗也傳到了臺灣,造成漳泉裔民眾掃墓的時間差。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

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

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

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日产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日韩欧洲亚洲美三区中文幕 | 曰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 亚洲手机在线人成9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