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科大學教務處電話號碼:
序號 | 單 位 | 聯系電話 | 辦公地點 |
1 | 基礎醫學院 教務科 | 68485211 | 袁家崗校區北教學樓 |
65714222 | 縉云校區蘭苑L2-1207 | ||
2 | 中醫藥學院 教務科 | 65712062 | 縉云校區蘭苑L3-1117 |
3 | 藥學院 教務科 | 65714455 | 縉云校區蘭苑L3-1207 |
4 | 檢驗醫學院 院辦 | 68485239 | 袁家崗校區科技實驗樓514 |
5 |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院辦 | 68485021 | 袁家崗校區科技實驗樓215 |
6 | 生命科學研究院 院辦 | 68485838 | 袁家崗校區科技實驗樓113 |
7 | 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 教務科 | 65714388、65714411 | 縉云校區蘭苑L1-1303 |
8 | 實驗教學管理中心 教學辦 | 65712090、65712015 | 縉云校區求實樓一樓 |
9 | 外國語學院 教學辦 | 68485242 | 袁家崗校區5號樓409室 |
10 | 65712079 | 縉云校區蘭苑L3-1104 | |
11 | 醫學信息學院 院辦 | 68480060 | 袁家崗校區北教學樓 |
12 | 65714288 | 縉云校區蘭苑L3-1211 | |
13 | 馬克思主義學院 院辦 | 68485573 | 袁家崗校區5號樓 |
14 | 體育工作部 辦公室 | 65712073 | 縉云校區蘭苑L1-1109 |
15 | 第一臨床學院 教務處 | 89012703、89011743 | 渝中區重醫附一院 |
16 | 第二臨床學院 教務處 | 63742193、63693609 | 渝中區重醫附二院 |
17 | 護理學院 教務科 | 89012383 | 渝中區重醫附一院6號樓 |
65714588 | 縉云校區蘭苑L1-1203 | ||
18 | 兒科學院 教務處 | 63630445、63632174 | 渝中區重醫附屬兒童醫院 |
19 | 口腔醫學院 教務科 | 88602303 | 渝北區重醫附屬口腔醫院 |
20 | 第四臨床學院 科教科 | 65715630、65715631 | 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 |
21 | 第五臨床學院 教務科 | 85381522 | 永川區重醫附屬永川醫院 |
我校牽頭獲批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評審結果,我校公共衛生學院石丘玲教授牽頭申報的“智能化肺癌術后院外管理‘監測-預警-干預’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生命科學研究院劉俊彥教授牽頭申報的“抑制水溶性環氧化物水解酶減輕高糖飲食所致腸損傷的作用與機制研究”項目獲得立項資助,標志著我校在國際科技合作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智能化肺癌術后院外管理‘監測-預警-干預’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由我校公共衛生學院石丘玲教授牽頭,聯合美國安德森癌癥中心、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腫瘤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及伊普德峰(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內外從事患者報告結局(PRO)方法學研究、流行病學、人工智能、腫瘤外科臨床、數字醫療軟件及設備研發的優勢團隊協同開展。項目主要聚焦歐美技術本土化、人工智能普適化及科研成果臨床化三個慢病管理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基于醫療大數據及深度學習系列方法,開發文本、語音及圖像精準識別技術,建立肺癌患者院外PRO監測-預警-干預(ePRO-MAI)智能化管理體系,建成臨床示范中心、評估應用效果。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將為改變患者住院期間“被動式”管理、出院后“散養”狀態和解決“看病難”等問題提供新思路,填補國內基于PRO的智能化慢病全程管理技術空白,助力《“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實現。
“抑制水溶性環氧化物水解酶減輕高糖飲食所致腸損傷的作用與機制研究”項目由我校生命科學研究院劉俊彥教授牽頭,聯合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共同實施。項目將利用代謝組學和其它組學技術,系統研究高糖飲食所致腸損傷的作用與機制,發現高糖飲食所致腸損傷的早期檢測標志分子并研發相應的診斷試劑盒,揭示水溶性環氧化物水解酶在高糖所致腸損傷中的作用與機制,合成新型的水溶性環氧化物水解酶的抑制劑和降解劑用于減輕高糖所致腸損傷。項目的實施將為高糖飲食所致腸損傷的病理機制、早期診斷、預防和修復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是我國科技計劃重組后形成的5大國家科技計劃之一,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政府間雙邊和多邊協議下執行的科技合作項目,按照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統一要求進行組織管理,聚焦政府間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共性需求,開展高層次、多形式、寬領域的科研合作,對擴大對外合作交流和提升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學校不斷創新舉措和服務,積極搭建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做好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項目培育,取得了積極成效,為促進我校國際科技交流,提升學校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提供了重要支撐。
項目負責人簡介:
石丘玲,教授,博士生導師,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抗癌協會老年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國際生活質量研究協會(ISOQOL)中國學組 Co-Chair,2002-2019年就職于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2019年底引進到重慶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長期致力于患者報告結局(PRO)臨床應用方法學、真實世界臨床數據科研化、基于縱向設計的因果推斷模型等研究。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CCN-Lily、CSCO等項目。近3年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0余篇,多項重要成果發表在Nature Medicine、JCO等國際頂級期刊。
劉俊彥,特聘教授(拔尖人才崗),博士生導師,中國藥理學會腎臟藥理專委會全國委員,美國藥理和實驗治療協會(ASPET)會員,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期刊腎臟藥理學欄目主編,Nature Communication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高水平SCI雜志審稿人。長期從事代謝組學與生命分析化學、藥理學與天然藥物化學等研究。在PNAS, Cancer Research,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等雜志發表論文70篇。2020年入職重慶醫科大學后獲科技部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市教委)A類項目1項。曾獲中國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NIEHS-UCD超級研究計劃配套基金獎,ASPET學術年會旅行獎等。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