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是一種以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特殊群體為創業主體的創業過程。隨著近期我國不斷走向轉型化進程以及社會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劇,創業逐漸成為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一種職業選擇方式。
穩定就業和支持創業政策
A、一次性就業補貼
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與小微企業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按照每人3000元標準申報一次性就業補貼。
B、轉移就業交通補貼
對跨地區轉移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且簽訂6個月以上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的,可按照市域內、市外省內、省外三個層次分別申報100元、300元、500元標準的轉移就業交通補貼,最高不超過此標準,低于此標準的據實給予補貼。原則上,就業困難人員1年內可申領轉移就業交通補貼不超過2次。
C、求職補貼
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可按照每人1000元標準申報求職補貼,隨第一個月失業保險金一并發放,一個失業期內只享受一次。
D、靈活就業社保補貼
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按照每人每月300元職工養老保險補貼(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職工養老保險補貼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和100元職工醫療保險申請補貼。
E、一次性創業補貼
畢業2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返鄉農民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者首次創辦小微企業,自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申請5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
A、就業見習補貼
見習單位吸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參加就業見習(3-12個月),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1600元標準給予見習人員基本生活補助(其中政府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給予見習單位補助)。政府分別按照人均100元、200元標準為見習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給予見習單位指導費補助。對見習期滿后與見習畢業生簽訂12個月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且留用人數占當年度見習畢業生50%以上的見習單位,根據吸納見習畢業生人數,財政按照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單位一次性獎勵。
B、創業扶持補貼
高校畢業生(須為畢業2年內,且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初次創辦科技型(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節能環保、新型材料等)、現代服務型(現代物流業、高技術服務、設計咨詢、商務服務業、電子商務、工程咨詢、人力資源、文化產業、旅游業、健康服務、法律服務、家庭服務業、養老服務業等)小型微型企業,且所創企業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一次性5000元的創業扶持補貼。
C、社會保險補貼
離校1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并以個人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按規定申請職工養老保險補貼和職工醫療保險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24個月,補貼標準按省財政廳、人社廳制定的有關標準執行,并隨全省補貼標準的調整及時調整。
創業失敗也有補貼
在我市范圍內工商登記注冊滿1年不滿3年的企業注銷后,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出資人登記失業,并以個人身份續繳社會保險費6個月以上的初次創業的勞動者,按照企業納稅總額的50%(最高不超過1萬元),給予一次性社會保險補貼。
此外,對引進人才按有關規定予以支持,對引進的數字經濟領域項目團隊和高端領軍人才按規定發放“江淮優才卡”。開設高層次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支持企業在國外建立離岸研發中心、技術基地或孵化器。
達州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7 08:0:15廣安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8 06:0:08宜賓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7 07:0:09南充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8 07: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