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廬斷裂帶蘇魯交界地區,自1990年以來一直被中國地震局列為地震危險重點監視區。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也高度重視其活動的監測工作,先后投入了大量財政經費,在郯廬斷裂帶及其兩側建設了密集的前兆、測震、強震觀測臺站,實時監測其能量釋放及活動情況,同時,加大對建設工程抗震能力的監管工作,確保達到抗御7度破壞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提高其抵御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能力,避免造成重大損失。
有記載以來,郯廬斷裂帶及其附近兩側,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動從未間斷過,說明它是處于活動狀態的斷裂,是一條地震活動帶。據統計,自公元1400年以來,以郯廬斷裂為中心200公里范圍內共發生M8.5級地震1次,M7.0至7.9級地震5次,M6.0至6.9級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陽-宿遷段)就發生8.5級地震1次,M7.0至7.9級地震7次。特別是三百多年前的1668年7月28日,山東郯城發生8.5級大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是我國東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發生的7.4級地震,1975年2月24日,在遼寧海城發生的7.3級地震。這些強烈地震的震中位置都無一例外地落在郯廬斷裂帶上或其附近。近年來,特別是1995年9月20日山東蒼山5.2級地震,2005年11月26日九江5.6級地震和2011年1月19日安慶4.8級地震,均為其活動的具體表現,說明郯廬斷裂帶是一條現今仍在繼續活動的活動斷裂,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動,是郯廬斷裂帶間歇性活動的特征。根據地震破壞規律研究,如果郯廬斷裂帶中南段發生8級地震,徐州主城區的破壞可達到7度(我國烈度按12度劃分),相當于發生一次5.8級左右的地震。
福建稅務局電子稅務局登錄
時間:2024-02-23 08:0:12肇慶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
時間:2023-09-14 21:0:15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網
時間:2023-09-19 21:0:03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網上
時間:2023-09-18 1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