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人,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省級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7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3人,省(部)級優秀教師5人,博士生導師17人。現有湖北拾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崗位7個,已聘講座教授、特聘教授和主講教授12人;設立了“常青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已聘教授4人,學校還聘請了包括3名院士在內的一批國內外有影響的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授。
學校科研優勢突出。近5年來,承擔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級項目45項,省(部)級科技項目441項;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41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出版著作、教材241部;發表學術論文4449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475篇;發明專利17項;累計科研經費突破2億元;學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評為“科技服務湖北先進單位”。
學校重視人才培養質量,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采取彈性學制、主輔修制、雙學位制,培養知識結構合理、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實行按院系或專業大類招生,實施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專業教育。以“常青科技藝術節”、創業大賽等為依托,積極開展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近5年來,學校先后建成省級精品課程10門,省級教學團隊1個;獲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12項;受到省(部)級及以上表彰學生231人(次),獲省級以上大學生“挑戰杯”、數學建模等競賽獎219項。本科生一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位居省屬高校前列,他們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創業的鮮明特色受到社會歡迎。
學校面向世界,與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荷蘭、意大利等十幾個國家的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建立了人才培養、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關系。
學校通過以黨風帶教風、以教風促學風、形成優良校風,不斷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近5年來,學校黨委被中央組織部授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