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醫藥大學高考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發放-快遞查詢入口
高考被錄取后很多考生關注高考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可以收到,以及發放時間安排。根據教育部規定,錄取通知書需在本批次錄取結束后一周寄發,一般7月是提前批和本科批次的發放、接收時間。對于錄取通知書下發的時間,具體郵寄時間視兩地距離而定,原則上按比較遠的地方先發,一般寄出后10天內可到。若考生半個月后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可聯系高校招辦,最遲都會在上學前一兩周發到考生手中或考生原來所在的學校。那么河南中醫藥大學的高考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發放呢?河南中醫藥大學高考錄取通知書快遞查詢入口是什么?本文高考升學網為你介紹關于河南中醫藥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相關信息。
河南錄取通知書考試可以參考如下信息點來計算自己的高考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發放,河南高考提前批及本科一批錄取通知書一般在7月上旬,河南本科二批錄取通知書一般在7月中下旬及8月初,河南專科錄取通知書一般在8月中下旬發放,考生如果超出這個時間沒有收到河南錄取通知書的話,可以電話咨詢河南招生辦。
(1)電話:中國郵政的11183服務熱線
(2)短信:發送短信“CD+郵件號碼”到11183,可進行郵件查詢
(3)網址:進入EMS官網。
(4)支付寶查詢:在其服務窗關注“EMS中國郵政速遞物流”,點擊“我要查詢”,即可找到查詢高考通知書入口。
(5)關注微信公眾號“EMS中國郵政速遞物流”,進入公眾號,在左下角,如圖所示,即可很方便的在手機上查詢。
河南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8年,是全國建校較早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前身是1955年在開封創辦的河南省中醫進修學校。學校位于省會鄭州,現有4個校區,分別為龍子湖校區、東明路校區、人民路校區、東風路校區,占地面積1594.94畝。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高校、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培養高校、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省級文明單位,是河南省中醫藥人才培養、科技創新、醫療及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龍頭和中心。2015年10月,成功更名為河南中醫藥大學。
50多年來,學校已由單一的中醫藥學科發展為醫、理、管、工、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涵蓋本科、研究生(博士、碩士)、留學生、繼續教育等多個培養類別的綜合性中醫藥大學。現設有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骨傷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針灸推拿學院、藥學院、基礎醫學院、護理學院、康復醫學院、人文學院、外語學院、信息技術學院、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政治理論教研部、體育教研部、職業技能培訓鑒定中心等18個院(部、中心)。學校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并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的招生錄取。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400余人,留學生50人。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興校”戰略,打造了一支實力雄厚的人才隊伍。現有教職工1426人,專任教師989人。碩士生導師44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6人。有首屆國醫大師1人,雙聘院士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入選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2人,河南省政府首批特殊津貼專家4人,享受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教師57人,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2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6人,省教學名師4人,省優秀專家30人,河南中醫事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20人,省名中醫31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和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20人,廳級學術技術帶頭人63人,全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培養對象8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對象7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項目獲得者104人。先后有20多人次獲全國“模范教師”、“優秀教師”、“師德建設先進個人”等殊榮;140余人次被評為省“優秀教師”、“師德建設先進個人”、“勞動模范”和“教育教學先進工作者”。
長期以來,學校不斷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全面提升教學水平。現設有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康復治療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應用心理學、中藥學、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藥物制劑、中藥制藥、制藥工程、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文化產業管理、英語、漢語國際教育、軟件工程等24個本科專業;現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24個;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1個,河南省立項的一級學科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2個;有4個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7個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7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省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團隊、6個省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等。
高度重視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現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藥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56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含3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003年被教育部批準為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工作單位,2006年被人事部批準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3年,中醫學、中藥學兩個一級博士授權學科獲得河南省和國務院學位辦正式批準,2014年9月,首屆博士研究生順利招生。
學校下設3所集教學、醫療、科研為一體的直屬附屬醫院,中醫醫療、教學、科研隊伍實力雄厚,具有完善的教學輔助體系。已為全省乃至全國培訓各類人員1.66余萬人次,促進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提升;有國家級重點專科(專病)35個、省級重點專科20個。學校有7所非直屬附屬醫院(洛陽正骨醫院、鄭州市中醫院、安陽市中醫院、開封市中醫院、濮陽市中醫院、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洛陽市第一中醫院)和125個臨床教學基地。圖書館各類圖書147萬冊,中外文期刊1704種,館藏的中醫線裝古籍文獻尤為豐富,收藏量居全國中醫藥院校前列。
堅持教學與科研并重。學校現有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河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等大型研究平臺,擁有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1個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2個河南省重點實驗室,3個河南省工程技術中心,1個河南省工程實驗室,3個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河南省高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3個鄭州市重點實驗室。學校建設有6大公共科研平臺,64個校級研究所(中心)和13個校級研究室。學校有分析測試中心、藥效毒理實驗中心、中醫藥分子生物實驗中心、病理實驗中心、動物實驗中心、醫學免疫學重點實驗室等6大公共科研平臺及中醫內科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加強了對重大疑難疾病、傳染病、中醫方藥的理論和應用研究以及河南地道藥材標準化、現代化研究,通過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近5年來,學校共承擔科研項目1942項,其中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專項、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軟科學等國家級項目109項,省部級項目311項,廳局級項目1522項,累計承擔科研項目計劃經費15341.06萬元。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研獎勵86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297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60項;發表學術論文10602篇,被SCI、EI、ISTP等收錄334篇;出版學術專著(譯著)、教材(主編)共528部。
學校主辦有《河南中醫》和《中醫學報》兩種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均為科技部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教育部中國高校特色期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收錄期刊。《中醫學報》還躋身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行列,連續被評為河南省自然科學二十佳期刊、河南省高等學校優秀學報、教育部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團隊,并且成為美國化學文摘收錄期刊、波蘭《哥白尼索引》來源期刊。
學校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逾30年。目前與世界近50所大學、科研院所、醫院等實現了教學、科研、醫療等方面的合作。在中醫藥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文化傳播等方面開發了一系列中外合作項目,在國際中醫藥推廣等方面形成了顯著的特色和優勢。
大力開展校地、校企合作,全方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在盧氏、濟源、西峽等地建有14個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承擔全省30多個、70余萬畝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的技術指導任務,帶動了近30萬藥農致富。與宛西制藥、羚銳制藥、輔仁藥業、太龍藥業等多家企業開展了合作,增強了辦學活力;與濟源市、新鄉市、信陽市新縣、焦作市人民政府等簽訂了校地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醫院建設與醫療服務、中醫藥資源開發、中醫藥產業等方面開展合作,成效顯著。
許昌電氣職業學院屬于什么
時間:2025-05-16 21:0:38福建師范大學河南錄取分數
時間:2025-05-16 20:0:50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時間:2025-05-16 16:0:52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河南錄取
時間:2025-05-16 08: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