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規定陪產假多少天
湖南、四川兩地的陪產假為20天;內蒙古、廣西、寧夏的陪產假為25天;安徽、陜西兩地的陪產假根據夫妻是否異地生活而不同。安徽明確,男方享受10天護理假,夫妻異地生活的,護理假為20天;陜西規定,男方護理假為15天,夫妻異地居住的給予男方護理假20天。
上述省份中,河南、甘肅、云南三地的男性享受的陪產假期限最長。根據新版計生條例,河南的護理假為1個月,甘肅和云南的護理假為30天。
北京、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江西、廣東、海南、重慶、貴州、青海等省份的陪產假都為15天。
安徽、陜西兩地的陪產假根據夫妻是否異地生活而不同。安徽明確,男方享受10天護理假,夫妻異地生活的,護理假為20天;陜西規定,男方護理假為15天,夫妻異地居住的給予男方護理假20天。
關于陪產假的工資怎么計算的問題,我國沒有統一的法律規定,具體由各地《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的,下面將列舉部分地區的相關規定。
廣東省
《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三十七條本省戶籍獨生子女父母,由當地人民政府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享受以下優待獎勵補助:(五)產婦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三十五日的產假;男方享受十日的看護假。產假、看護假期間,照發工資,不影響福利待遇和全勤評獎。
山東省
第三十條男女雙方晚婚的,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四日。女方晚育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六十日,并給男方護理假七日。增加的婚假、產假、護理假,視為出勤,工資照發,福利待遇不變。
四川省
第五章獎勵與社會保障第三十三條實行晚婚的,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已婚婦女晚育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30天,給予男方護理假15天。婚假、產假、護理假視為出勤,工資、獎金照發。
上海市
陪產假是晚育護理假,按照上海市的有關規定陪產假實際上叫做晚育護理假。法律依據是《上海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三十三條符合本條例規定生育的晚育婦女,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晚育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晚育護理假三天。晚婚假期間享受婚假同等待遇,晚育假、晚育護理假期間享受產假同等待遇。
二、2019關于陪產假是怎么規定?
第一、上海陪產假規定
第二十四條男年滿二十五周歲初次結婚為晚婚。女年滿二十三周歲初次結婚為晚婚。已婚婦女生育第一個子女時,年滿二十四周歲的,為晚育。
第三十三條晚婚的公民,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晚婚假七天。符合本條例規定生育的晚育婦女,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晚育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晚育護理假三天。晚婚假期間享受婚假同等待遇,晚育假、晚育護理假期間享受產假同等待遇。
第二、北京陪產假規定
第二十條晚育的女職工,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獎勵假30天,獎勵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休假期間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不休獎勵假的,按照女方一個月基本工資的標準給予獎勵。
法律上對孩子父親的所謂“陪產假”是沒有規定的,只能休那個晚育獎勵假30天。但是男方如果休了晚育獎勵假,女方就不能再休了。
第三、廣東陪產假規定
國家工作人員和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實行晚婚的,其婚假為30天;實行晚育的,其產假為105天,并給男方護理假15天。
第四、其他陪產假規定
第四十六條男二十五周歲以上、女二十三周歲以上初婚的為晚婚。二十四周歲以上的已婚婦女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為晚育。
職工實行晚婚的,在法定婚假的基礎上增加婚假二十天;實行晚育的,在法定產假的基礎上增加產假十五天,同時給予男方護理假十天;在產假期間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另增加產假三十天。
三、第二十七條育齡夫妻系城鎮居民,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享受下列優待與獎勵:
1、在產假期滿前領證的,女方產假增加50天,并給男方增加護理假5天;
2、自領證之月起至獨生子女十六周歲止,每月給予不低于10元的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并在其退休(職)時給予不低于1000元的一次性獎勵;
3、安排就業、組織勞務輸出時,應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
4、其獨生子女優先入托、入園、入學、就醫,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免費;
5、對貧困的獨生子女父母,優先發放或者適量增加社會救濟金和生活困難補助費;
6、其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后不再生育或者收養子女的,由其住所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列為社會保障家庭,享受社會救濟金等優待。
四、休假期間工資福利怎么算
陪產假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怎么算,是廣大男職工關心的另一個大問題。現實中,不少勞動者反映由于休了陪產假,自己的收入遭到了減少。
多數地區在本地新版計生條例中明確,陪產假視為出勤,休假期間工資獎金照發,不得降低工資福利待遇。
如,北京明確,女職工及其配偶休假期間,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不得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上海規定,配偶陪產假期間的工資,按照本人正常出勤應得的工資發給;廣東明確,在規定假期內照發工資,不影響福利待遇和全勤評獎。
在考勤方面,多地也明確提出休假期間視為出勤。如,護理假長達1個月的河南明確規定,婚假、產假、護理假期間視為出勤;護理假為20天的湖南也明確,增加的產假、護理假視為出勤;護理假為25天的廣西要求,休假期間的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其工作單位不得扣減。
關于國家規定陪產假多少天,通過上文我們可以了解到,陪產假最長的達一個月之久,最短的只有七天,大多數地方的陪產假都是十五天。在休假期間,多地明確提出休假期間視為出勤,工資、獎金等公司都不得扣減。其實,陪產假的天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盡到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
2025年內蒙古大學生助學貸
時間:2024-07-18 16:0:322025年西藏大學生助學貸款
時間:2024-07-18 16:0:542025年甘肅省大學生助學貸
時間:2024-07-18 16:0:112025年青海省大學生助學貸
時間:2024-07-18 16:0:41
2025年最新陪產假國家規定及各地陪產假規定2023-09-16 11:22:43
士官學校畢業后是什么級別,能提干嗎2023-09-15 07:34:03
2025年寧夏陪產假多少天,寧夏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21 18:18:06
2025年內蒙古陪產假多少天,內蒙古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14 01:27:26
2025年西藏陪產假多少天,西藏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17 18:50:40
2025年新疆陪產假多少天,新疆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17 13:26:19
2025年河南陪產假多少天,河南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21 22:37:57
2025年貴州陪產假多少天,貴州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20 07:45:29
2025年河北陪產假多少天,河北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19 03:54:10
2025年甘肅陪產假多少天,甘肅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17 18:26:06
2025年青海陪產假多少天,青海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15 19:56:27
2025年黑龍江陪產假多少天,黑龍江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22 01:36:22
2025年云南陪產假多少天,云南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15 02:32:48
2025年廣西陪產假多少天,廣西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13 10:13:33
2025年山西陪產假多少天,山西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18 22:42:38
2025年吉林陪產假多少天,吉林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19 16:57:33
2025年海南陪產假多少天,海南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16 03:12:42
2025年江西陪產假多少天,江西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18 22:12:59
2025年遼寧陪產假多少天,遼寧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21 18:28:23
2025年重慶陪產假多少天,重慶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 2023-09-19 13:53:59
2025年福建陪產假多少天,福建陪產假政策規定是否包含節假日2023-09-17 23:31:31
河北外國語學院的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分數線(附2020-最低分排名怎么樣)2025-05-22 11:29:18
湖南高考排名在47800的物理類考生能報什么大學(原創)2025-05-22 11:27:49
武漢紡織大學和景德鎮陶瓷大學哪個好 分數線排名對比2025-05-22 11:26:30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的休閑體育專業分數線(附2020-最低分排名怎么樣)2025-05-22 11:25:02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和湖北民族大學哪個好 分數線排名對比2025-05-22 11:23:39
浙江工商大學的酒店管理專業分數線(附2020-最低分排名怎么樣)2025-05-22 11:22:08
齊齊哈爾大學江蘇錄取分數線及招生人數 附-2020最低位次排名2025-05-22 11:20:36
河北高考排名在154300的物理類考生能報什么大學(原創)2025-05-22 11:19:05
江西楓林涉外經貿職業學院的電子商務專業分數線(附2020-最低分排名怎么樣)2025-05-22 11:17:48
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在內蒙古高考專業招生計劃(人數+代碼)2025-05-22 11:16:15
成都醫學院和河南科技大學哪個好 分數線排名對比2025-05-22 11:14:48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是一本還是二本,招生批次有哪些專業2025-05-22 11:13:25
青少年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心得體會(三篇)2023-09-14 10:4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