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廣西高校 > 正文

廣西中醫藥大學是雙一流大學嗎,是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嗎

更新:2023-09-17 15:01:36 高考升學網

1、廣西中醫藥大學是雙一流大學嗎

廣西中醫藥大學不是雙一流大學,率屬于省政府的公辦本科學校。根據廣西中醫藥大學在各省發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我們可以知道,廣西中醫藥大學是一本高校,廣西中醫藥大學的前身為1934年成立的廣西省立南寧區醫藥研究所,建校于1956年,1958年更名為廣西中醫專科學校,1964年升格為廣西中醫學院,1970年南寧醫學專科學校并入,2012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正式更名為廣西中醫藥大學,是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高校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共建高校。學校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醫、理、工、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鮮明中醫藥、民族醫藥特色,產學研。

廣西中醫藥大學是雙一流大學嗎,是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嗎

2、廣西中醫藥大學2023年最新簡介

廣西中醫藥大學的前身為1934年成立的廣西省立南寧區醫藥研究所,建校于1956年,1958年更名為廣西中醫專科學校,1964年升格為廣西中醫學院,1970年南寧醫學專科學校并入,2012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正式更名為廣西中醫藥大學,是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高校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共建高校。學校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醫、理、工、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鮮明中醫藥、民族醫藥特色,產學研醫緊密結合、對外交流合作優勢突出,有仙葫、明秀2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310.99畝。設有16個學院,3個直屬公共教學部。有14所附屬醫院(其中直屬附屬醫院3所,地方附屬醫院11所),1所附設中醫學校,1家校辦制藥廠,1所獨立學院。有重陽城老年公寓等一批在全國行業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產學研基地和教學實踐基地。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學校牢固樹立“立德樹人”的育人觀,堅持教學中心地位,大力實施“人才強校、質量興校”戰略。學校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069人,其中474人具有博士學位,有博士生導師42人、碩士生導師685人。現有國醫大師1人、全國名中醫2人、全國中醫藥杰出貢獻獎2人,“”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4人,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指導老師32人。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有本科專業27個,其中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9個,省級優質特色專業(群)9個、省級特色專業及實驗實訓教學基地(中心)一體化建設項目8個。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不斷提升,已連續13年榮獲“全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近五年來,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獲得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25項;完成教育部專業認證4個,并順利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學科建設穩步發展學校是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1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4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3個,是碩士研究生推免資格高校;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15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培育學科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17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培育專科4個;有廣西一流學科(含培育)3個,廣西優勢特色重點學科4個,廣西重點學科6個,廣西民族院校特色學科1個;廣西中醫藥重點學科(含培育)55個。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醫學在全國排名進入前50%,中藥學、中西醫結合進入前70%。科學研究成果豐碩學校以中醫藥、壯瑤醫藥研究為重點,加強科研創新基地與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新增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1個,實現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零”的突破;廣西中醫藥科學實驗中心是全國中醫藥民族醫藥最大的創新共享平臺之一。有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重點實驗室,4個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實驗室,8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含培育),4個廣西衛生健康委員會重點實驗室(含培育),4個校級國際聯合實驗室。擁有院士工作站1個,廣西協同創新中心3個,廣西壯族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廣西壯族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1個、高校-國家級技術轉移機構合作平臺1個,自治區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個,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創新平臺2個,省級高端智庫2個。1970年開始,趙一教授參與屠呦呦“523”的瘧疾防治科研項目工作,在青蒿素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韋貴康教授提出的“脊柱相關性疾病及頸性高血壓學說”,鄧家剛教授的“化學中藥學說”,劉力紅教授的《思考中醫》,均在行業內具有廣泛影響。校園內活躍著“扶陽學派”“八桂學派”“黃氏壯醫針灸”“本土學派”等多個學術流派,形成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氛圍。三年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99項,省部級項目337項,廳局級項目904項,資助經費1.99億元;獲得各級各類科技獎勵163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24項;出版科技專著190余部,發表科技論文7800余篇,獲專利授權594件。社會服務優勢明顯學校充分發揮高校人才技術優勢,積極投身地方經濟社會主戰場。以學校第一附屬醫院、附屬瑞康醫院、附屬國際壯醫醫院、制藥廠為依托,學校有36個國藥準字號藥品、200多種院內制劑、10多種成果轉化產品,復方扶芳藤合劑、龍血竭、芒果止咳片已成為廣西中醫藥大學制藥廠的拳頭產品,青蒿素、絞股藍等系列產品也為廣西多個制藥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大宗農作物廢棄物功能成分篩選及產品開發研究”及“海水無核珍珠產業化養殖關鍵技術與應用”等研究成果轉化投入生產,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為地方經濟建設作出重要貢獻。學校受政府委托編制《廣西中醫藥發展“十四五”規劃》,并積極參與政府起草《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加快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的決定》《壯瑤醫藥振興計劃》等系列中醫藥、壯瑤醫藥相關文件,幫助玉林市、賀州市、上林縣等編制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等發展規劃,積極開展壯瑤藥質量標準研究和廣西中藥民族藥資源普查,為實現廣西醫藥千億元產業提供人才智力支撐,助推廣西中醫藥、民族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學校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積極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疫情發生以來,學校派出62名醫護人員馳騁武漢,1名專家參與馳援柬埔寨抗擊疫情,1名專家參與中國援科摩羅短期抗疫醫療隊,11名專家參與組建廣西中醫藥救治專家組,共獲得7項廣西應急專項資助和2項國家高端外國專家引進計劃新冠肺炎防控專項項目,“廣西中醫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方案的臨床應用”新冠肺炎疫情應急科技攻關項目通過臨床研究,形成廣西特色中醫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學校充分利用人才、技術優勢,積極開展與基層醫院技術幫扶工作,深入全區50多個縣市的社區、農村開展中醫藥文化、技術、服務“三下鄉”活動和義診活動,使老百姓在身邊就獲得高水平的診療服務,極大地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同時新技術的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民群眾的醫療負擔,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贊譽。文化傳承創新顯特色學校循本而開弘,始終把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學校對壯、瑤等民族醫藥進行挖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創立了壯醫藥、瑤醫藥質量標準體系,出版了《壯族醫學史》《中國壯醫學》《壯醫藥線點灸療法》等系列專著與教材。“壯醫藥(壯醫藥線點灸療法)”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壯瑤藥發展的關鍵技術研究”獲得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壯醫藥線點灸療法的整理和療效驗證研究”“壯醫理論的發掘整理與臨床實驗研究”等一批壯醫科技成果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廣西政府科技進步獎等獎項,為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增強民族醫藥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做出了新貢獻。學校重視弘揚與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中醫藥文化。走進仙葫校區,警醒學子珍惜時光、自強不息的晨鐘暮鼓樓校門,建有張仲景雕像的醫圣廣場、仲景大道,教學樓前大草坪廣場南側的中醫歷史文化長廊,校道兩側的文化石鐫刻著《黃帝內經》《傷寒論》等中醫經典名篇,圖書館大門兩側有大型壁畫《岐黃論醫》《杏壇講學》,教學樓里有《醫學生誓言》和名醫名家的勵志格言、中醫文化及中草藥知識宣傳畫,還有藥師山、神農閣等中醫藥文化景觀建筑,將淵遠流長的華夏傳統與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融為一體,體現出濃郁的中醫藥文化氣息,充分展示了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獨特魅力。國際交流合作廣泛學校1976年開始培養留學生,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東盟傳統醫藥交流合作中心人才培養基地。學校充分利用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優勢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先后成立了中—泰傳統藥物研究聯合實驗室、中國—馬來西亞中醫藥中心、中—加斑馬魚中藥篩選聯合實驗室、中—澳傳統藥物現代研究聯合實驗室、中國—東盟傳統藥物研究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等,積極推進與其他國家(地區)在中醫藥民族醫藥、醫療保健、人才培養、科研開發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形成以東盟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為中心、輻射全球的對外教育新格局。學校先后與美國、德國、加拿大等25個國家或地區的94所高校或機構建立交換訪學、進修合作關系,架起了與國際醫藥界教育、醫療、科研等合作的橋梁,為促進中醫藥國際化,加強文化交流,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校將秉承“弘毅自強,傳承創新”的校訓精神,以思想為指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同舟共濟,開拓創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升學校的綜合辦學能力,為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國際性的區域一流中醫藥大學而努力奮斗!(各項數據截止到2021年8月31日)

全國雙一流大學有哪些學校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42 所

A類36所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廈門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南大學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四川大學 重慶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蘭州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B類6所

東北大學 鄭州大學 湖南大學 云南大學
西北農業科技大學 新疆大學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外交學院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中國音樂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太理理工大學 內蒙古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延邊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音樂學院 上海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河海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美術學院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州大學 南昌大學 河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暨南大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海南大學 廣西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 西南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貴州大學 西藏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陜西師范大學 青海大學
寧夏大學 石河子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寧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北京大學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藝術學理論、現代語言學、語言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業與管理、社會政策與管理

中國人民大學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清華大學

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會計與金融、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統計學與運籌學、現代語言學

北京交通大學

系統科學

北京工業大學

土木工程(自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北京科技大學

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北京化工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北京郵電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中國農業大學

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

北京林業大學

風景園林學、林學

北京協和醫學院

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藥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

北京師范大學

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語言學

首都師范大學

數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

中國傳媒大學

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中央財經大學

應用經濟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應用經濟學(自定)

外交學院

政治學(自定)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學(自定)

北京體育大學

體育學

中央音樂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

中國音樂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自定)

中央美術學院

美術學、設計學

中央戲劇學院

戲劇與影視學

中央民族大學

民族學

中國政法大學

法學

南開大學

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天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天津工業大學

紡織科學與工程

天津醫科大學

臨床醫學(自定)

天津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華北電力大學

電氣工程(自定)

河北工業大學

電氣工程(自定)

太原理工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內蒙古大學

生物學(自定)

遼寧大學

應用經濟學(自定)

大連理工大學

化學、工程

東北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大連海事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吉林大學

考古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延邊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東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哈爾濱工業大學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哈爾濱工程大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

東北農業大學

畜牧學(自定)

東北林業大學

林業工程、林學

復旦大學

哲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現代語言學

同濟大學

建筑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藝術與設計

上海交通大學

數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電子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

華東理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東華大學

紡織科學與工程

上海海洋大學

水產

上海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中藥學

華東師范大學

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

上海財經大學

統計學

上海體育學院

體育學

上海音樂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

上海大學

機械工程(自定)

南京大學

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蘇州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東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藝術學理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力學

南京理工大學

兵器科學與技術

中國礦業大學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南京郵電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河海大學

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江南大學

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南京林業大學

林業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大氣科學

南京農業大學

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中國藥科大學

中藥學

南京師范大學

地理學

浙江大學

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園藝學、植物保護、基礎醫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中國美術學院

美術學

安徽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合肥工業大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自定)

廈門大學

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福州大學

化學(自定)

南昌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山東大學

數學、化學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科學、水產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鄭州大學

臨床醫學(自定)、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化學(自定)

河南大學

生物學

武漢大學

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華中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武漢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華中農業大學

生物學、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

華中師范大學

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法學(自定)

湖南大學

化學、機械工程

中南大學

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湖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中山大學

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暨南大學

藥學(自定)

華南理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

華南師范大學

物理學

海南大學

作物學(自定)

廣西大學

土木工程(自定)

四川大學

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重慶大學

機械工程(自定)、電氣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西南交通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學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成都理工大學

地質學

四川農業大學

作物學(自定)

成都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西南大學

生物學

西南財經大學

應用經濟學(自定)

貴州大學

植物保護(自定)

云南大學

民族學、生態學

西藏大學

生態學(自定)

西北大學

地質學

西安交通大學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業大學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長安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學

陜西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自定)

蘭州大學

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

青海大學

生態學(自定)

寧夏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新疆大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定)、化學(自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定)

石河子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寧波大學

力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國防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第二軍醫大學

基礎醫學

第四軍醫大學

臨床醫學(自定)


湖南軟件職業技術大學在廣西錄取分數線是多少?2023最低位次排名
廣西培賢國際職業學院河北錄取分數線及招生人數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河南測繪職業學院在廣西錄取分數線是多少?2023最低位次排名
廣西培賢國際職業學院的高速鐵路客運服務專業分數線(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樣)
吉林醫藥學院在廣西錄取分數線是多少?2023最低位次排名
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在廣西錄取分數線是多少?2023最低位次排名
廣西財經學院的市場營銷專業分數線(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樣)
廣西二本大學最新排名2023年分數線(公辦+民辦)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廣西錄取分數線及招生人數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的國際商務專業分數線(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樣)
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廣西錄取分數線及招生人數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山西工學院廣西錄取分數線及招生人數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3、廣西中醫藥大學重點特色專業

廣西中醫藥大學重點特色專業有針灸推拿學、中醫學、中醫骨傷科學、壯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臨床醫學、護理學、中藥學、藥學、康復治療學、海洋中藥學、中醫預防醫學、中醫傳染病學(瑞康臨床醫學院)、中醫全科醫學、中醫老年病學、中醫急診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皮膚病學、中西醫結合臨床(瑞康臨床醫學院)、中西醫結合臨床(第一臨床醫學院)、民族醫學(壯醫學)、推拿學、臨床中藥學、中藥藥理學、中醫各家學說、中西醫結合基礎、針灸推拿、中醫醫史文獻、壯藥學、中西醫結合臨床、中醫內科學

序號 評級名稱 數量 專業/學科名稱
1 國家級特色專業、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自治區級特色本科專業 1 針灸推拿學
2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 1 中醫學
3 校傳統優勢特色專業 1 中醫骨傷科學
4 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專業 1 壯醫學
5 校傳統優勢特色專業、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1 中西醫臨床醫學
6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專業,通過國家認證專業 1 臨床醫學
7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專業,通過國家認證專業 1 護理學
8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 1 中藥學
9 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 藥學、康復治療學
10 省部級重點(含培育)學科 27 海洋中藥學、中醫預防醫學、中醫傳染病學(瑞康臨床醫學院)、中醫全科醫學、中醫老年病學、中醫急診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皮膚病學、中西醫結合臨床(瑞康臨床醫學院)、中西醫結合臨床(第一臨床醫學院)、民族醫學(壯醫學)、中醫骨傷科學、推拿學、臨床中藥學、中藥藥理學、中醫各家學說、中西醫結合基礎、護理學、針灸推拿、中醫骨傷科學、中醫醫史文獻、壯藥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壯醫學、中藥學、中醫內科學

4、廣西中醫藥大學特色專業

序號 專業層次 數量 專業
1 國家級 3 中藥學、中醫學、針灸推拿學
2 省級(直轄市) 2 針灸推拿學、中醫學

最新圖文

廣西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10:0:30

南寧比較好的公辦大專學校

時間:2024-06-26 11:0:50

廣西工程職業學院是幾本大

時間:2024-06-19 18:0:53

廣西經濟職業學院是幾本大

時間:2024-06-19 17:0:05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国产精品 | 日本午夜两性视屏 |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网址在线 | 香蕉99国产精选免费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