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與合作。自2003年以來,有60余人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已派出105人次到國外參加學術交流和學習考察;從國內外科研院所聘請176位專家擔任客座教授。有美國、英國、印度、菲律賓等國留學生18人在校就讀。2005年,被評為“四川省教育外事工作先進單位”。學院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創建了“4+1+1人才培養模式”、“3-4-5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本科學歷(學位)+職業技能素養”等人才培養模式。獲省級及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8項。在全省高校“質量工程”建設中,農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水利水電工程、動物科學專業被評為“四川省本科高校特色專業”,作物教研室教學團隊、基礎生物學教研室教學團隊、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教學團隊被評為“四川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本科學歷(學位)+職業技能素養”被評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項目,基礎生物實驗教學中心、土木工程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積極拓展素質教育和就業指導。
2003年以來,學生共1817人次獲36類技能證書,237人獲得四川省大學生“綜合素質A級證書”,居全省高校前茅;2005年、2008年,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完善畢業生就業工作機制,拓寬就業渠道,畢業生就業率高,2005-2008年連續四年被評為“四川省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建校以來,學院培養的學生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強、富有敬業創新精神,深受用人單位好評。他們中絕大多數已經成為所在行業骨干,不少人已經走上各級領導崗位,一些人已成為國內知名大學和研究院、所的教授,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教師、企業家等,特別是學院還培養出了一批頗具知名度的專業作家、詩人,如彝族作家阿牛木支,青年作家胡萬寶等。
學校規模
經過6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院的整體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已形成以多學科兼容,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面向四川、重慶、云南、貴州、陜西、湖北、湖南、甘肅、廣東、廣西、江蘇、山東、河南等省市招生。學院現有17個系88個專業(方向),有省級重點課程14門,省級教改項目23個,省合格實驗室8個。
學院是攀西地區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現有全日制本、專科生13000人,成人、自考生20000余人。建校以來,已為國家培養了各類專門人才5萬余名。“七·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