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三:如何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主持人:您在“部長通道”上用“提、改、育、用、保、尊”這六個字概括了下一階段教師隊伍的建設和改革工作,今天想借這個機會請您來跟我們談談您對“育”的考慮。
陳寶生:我在“部長通道”講到“育”的時候講了三個層次,一個是存量,一個是增量,一個是總量。這三個層次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增量尤其重要,因為增量就是未來的老師,決定著我們未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下一步抓師范教育的發展,把未來的教師培養好,要解決幾個問題。
首先在指導思想上要轉變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把師范教育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基礎工程的戰略位置上來思考、來統籌、來部署,要給它升位。
第二就是把各級各類專業的師范院校辦好,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創新型優秀教師。
第三就是其他學校,特別是一些名校、綜合類大學,有條件的可以開展師范教育,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在綜合學科、交叉學科、橫斷學科、基礎學科方面培養新型人才。
第四就是要進一步拓寬和暢通教師供給渠道,改進教師的供給方式。
第五就是要改善優化教育環境,一定要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一定要認識到,教育質量是尊敬出來的,不是誰抓出來的。你想成才就從尊敬教師開始,所以對于廣大教師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自始至終給予他們崇高的地位。尊重教師就是朝著美好未來發展的第一步。所以育人就是做這件事,這就是我那天專門講的六字箴言的核心所在。
當然這一切有一個基本條件,我可以把它叫作“教師鐵律”。你想成為令人羨慕的人嗎?你想讓教師成為社會令人羨慕的職業嗎?你想使自己成為引領未來的人嗎?那么請你一定要注重自身修養,提高自己的師德,這個特別關鍵。
我們正在制定教師教育行動計劃,從這些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作出了規劃,我們要采取十大教師振興行動,將來這些都要公布。
問題四:有哪些教育期待?
主持人:中國已經進入了,能分享一下您對于的期待和美好愿望嗎?
陳寶生: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我更關心當下我們的老百姓對教育有什么期盼。他們盼什么?這是需要我們解決的重點問題。
當下老百姓對我們教育的期盼是多種多樣的:第一個期盼,年輕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就近上一個又好又便宜的幼兒園。第二個期盼,小學、初中生希望不要擇校,不要出現“大班額”,能夠公平地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第三個期盼,高中階段的學生,希望自己都能夠接受高質量的教育,還能輕松一點,為走入社會或者走進高校打下基礎。第四個期盼,有的大學生希望未來的就業渠道能夠多一點。第五個期盼,有的大學生希望能順利考研,沿著學術的路子前進。第六個期盼,隨遷子女在隨遷地希望能夠和當地的孩子們一樣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在當地能夠參加高考。第七個期盼,留守兒童希望能夠得到關愛。第八個期盼,少數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原來希望能有學上,現在希望能上好學。第九個期盼,老師們家長們都期盼校園欺凌少一點,校園周邊的環境安全一點。第十個期盼,全社會都期盼好老師,都期盼好老師能給自己的孩子上好課,自己的孩子能上好學校。
這就是老百姓對教育的十大期盼。怎么回應?怎么落實?怎么辦?這些期盼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教育系統的工作者就要圍繞實現這些期盼,這些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教育關切努力奮斗,把它們逐步解決好。是在老百姓的新期待中建成的,老百姓對我們的十個期盼就是我們教育發展的目標、我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