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高考生報志愿的方法,人們都會說“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這是填報高考志愿的三部曲,也是三個層次。
說著好說,那么真正填報的時候這三個層次該如何分配呢?
先說“沖一沖”,這是第一梯隊志愿,沖一沖,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撞大運,萬一錄取了呢?
沖一沖雖然能夠滿足我們美好的求學理想,但現實來看錄取的概率往往是比較低的,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把握。
所以沖的志愿不宜過多,如果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院校,分數及位次卻難以達到報考要求,那么這些志愿大多就是無效的,浪費了許多機會,甚至可能有掉檔的風險。
再說“穩一穩”,這一梯隊的志愿是最重要的,絕大多數學生也都是在這一梯隊被錄取的,因此志愿數目也應當占到絕大多數。
在這一梯隊考生需要著重關注院校及專業的選擇,因為很有可能這就是你日后大學生涯的歸屬了。
最后說到“保一保”,保一保一般用以應對極少數在第二梯隊的志愿里未能被錄取的情況,一般安排一兩個就夠了。
這一梯隊的院校及專業基本都是略低于考生期望的,所以有些同學可能會有“高分低就”的落敗感,但是這一部分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兜底”,避免意外掉檔的遺憾,因而也是非常必要的。
填報高考志愿,概括地說就是“鳳頭、豬肚、豹尾”,有點像做文章,鳳頭是沖,豬肚是穩,豹尾是兜底。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到這里,謝謝朋友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