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一段表”,是將全國同科類考生的總分從高到低排列(分數相似的則為并列),再按一分一段統計“本段數量”;從本段向下經常到最高分段的所有“段位數量”相加,就是“累計總數”,累計總數只是這一分數考生的最低點次。
考生根據分數算自己的位次,只可以算出一個范圍,是無法算出具體位次的。舉例說明一下計算方法,假設考生A高考600分,然后再查看本省市的一分一段表,假如在600分處全省累計人數為1500人,其中全省600分的考生人數有100人,那么考生A的位次就是1400到1500之間。
高考錄取位次是指文史類或者理工類考生,高考成績在全省該科類考生中屬于哪個位置。位次是依據高考成績由高到低來排的,但當成績相同時就會并列為同一位次。知道高考錄取位次就可以大體判斷報考哪些大學哪些專業,被錄取的可能性最大。位次在填報志愿時有很大作用,可以作為重要依據之一。
所謂“一分一段”,是以“1分”為單位,統計獲得該分數的考生人數和累計人數。文理科分開排名,每一個分數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
表格中的人數:指的是共有多少人得這個分數。比如:694人數為3,表達遼寧省理工類共有3名考生得694分。
累計人數:指的是這個分數段上的分數人數累加。比如:694累計人數為22,表明694分以上的人數共有22人。
通過這個表,考生不僅知道各批次的分數線,同時還能了解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位,以及同分段考生的數量,更有利于考生對自己進行合理的定位。
在使用一分一段表時,應該對比近三年來的“一分一段”表,而不是單一使用某一年的一分一段表。考生在對照高校往年錄取分數線時,應以對比人數位次為主,若所在位次高于往年該校在本省錄取分數位次,則說明報考有希望。
以考生位次為4000為例,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間是4000-8000,那么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間的上部,這所大學可以作為保底院校。
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間是2000-6000,那么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間的中間,這所大學可以作為比較穩妥的院校填報。
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間是1000-4000,那么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間的下部,這所大學的錄取可能性就比較低了,可以作為沖一沖的院校填報,當然也可以沖刺大學招生最低位次在4000左右的院校。
“一分一段”是以“一分”為單位,統計考得該分數的考生人數和累計人數,每一個分數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考生通過分數分布表可以查詢到相關成績在全市的排名位次,方便對自己進行定位。北京教育考試院高招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公布的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數分布統計中的分數含全國性加分。考生在選報志愿時可參考相關院校過往錄取數據,結合自身考分所處排名位次、職業規劃、個人興趣等因素科學合理地完成志愿填報。
考生和家長可以根據今年的“一分一段表”,充分了解自己的分數在今年的高考中處于什么位次,將位次對應到近3年的高考“一分一段表”中,查看它們分別對應什么分數,再把近3年各高校錄取的分數分層次整理,就可以找出自己今年位次和分數適合填報的院校及專業范圍。
考生不可以直接拿今年的成績套往年的錄取結果。在大概劃定自己可選學校的范圍后,考生和家長要再仔細查找近3年這些院校在北京市招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及平均分,進一步明確自己報考哪幾所高校被錄取的幾率較大。
考生在查找位次時,還要考慮所在位次的考生是否集中,如果自己所在位次同分數學生基數較大,在志愿填報時還要關注院校和專業志愿填報梯度,多維度分析自己的排名,考生要合理定位自己所處位置,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