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可投狀態還會被錄取,但是前提是顯示自由可投狀態的時間是投檔錄取剛剛開始時。如果自由可投狀態顯示的時間是錄取快結束的話,基本上就是沒有可能被錄取了;如果錄取狀態在這中間變過狀態,最后又變為自由可投,那就是被退檔了,就是完全沒有被這個批次錄取的可能了。
考生在填報完志愿后,都在焦急的等待結果揭曉的一天,可以考生的狀態一直顯示“自由可投”,這難免會讓一些考生慌了手腳。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應該怎么處理和應對呢?自由可投是否還能被錄取呢?
按照錄取工作的先后順序,基本分為這7種狀態,分別是自由可投、已經投檔、院校在閱、預退檔、預錄取、錄取待審、錄取。
在實際錄取工作進程里,錄取工作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所以,不能簡單的理解自由可投就是沒有被錄取的機會,也不并不代表自由可投就是落榜了。實際上,要分情況具體分析。
從高考錄取流程來看看,出現自由可投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考生還沒有投遞檔案,所以,狀態還處于第一步驟的自由可投。這情況下,考生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畢竟高考錄取是一個紛繁復雜的工作。同時也要關注一下所填報院校的錄取工作進度,以免會出現偏差。
第二個就是已經投檔了,但是被所填報的高校退檔了,這種情況下,一般會有高校退檔理由。像是投檔人數過多,分數沒有競爭力,考生不服從調劑等等。這種情況的自由可投,考生就需要準備下一步填報征集志愿了。
考生在填報征集志愿的時候,要明確自己究竟為什么會被退檔,這樣才能在下一次填報志愿的時候,避免上一次的錯誤,增加錄取幾率。
當然,考生的錄取信息查詢時間會比錄取進程中各批次錄取開始時間適當延后,所以有的時候,一直是自由可投,就需要考生分清楚自己的情況,然后耐心的等待了。
答:不一定。
自由可投是指考生的檔案仍然在省招辦的資料庫中,還沒有投遞到任何一所院校,另外,如果考生的檔案被學校退回,退檔完成之后也會顯示自由可投。如果同學們查詢自己的錄取狀態是“自由可投”,那么要分四種情況考慮:
1、未到錄取時間
高考的錄取過程非常復雜,還要分批次進行,且有一些省份的教育考試院還要會進行模擬投檔。因此,從考生提交志愿到錄取正式開始的這個時間段,考生的錄取狀態會一直顯示“自由可投”。因此,如果錄取還未正式開始,考生們查到該狀態就不用過于擔心,可以了解一下自己所報考的批次具體的錄取查詢時間,等到開始之后再關注錄取狀態。以下是2023年廣東省的錄取查詢時間,同學們可參考:
序號 | 批次 | 查詢時間 |
---|---|---|
1 | 提前批 | 7月9日-16日 |
2 | 本科批 | 7月16日-31日 |
3 | ?婆 | 8月1日-13日 |
2、退檔
如果考生的檔案已經經歷過“正在投檔”、“院校在閱”或者“預退檔”、“退檔”等狀態后,才顯示的“自由可投”,那么考生就是被退檔了。這種情況下,考生的查詢界面除了“自由可投”之外,其實還會顯示退檔的原因。此外,被退檔之后顯示的自由可投,并不代表該考生還能再次在這個批次投檔,因為平行志愿采取的是一次投檔原則,不會再次投檔,這時候的“自由可投”只是表示考生能夠參加征集志愿和下一個批次的錄取。
3、滑檔
除了退檔之外,還有一種比較糟糕的情況,那就是滑檔。滑檔的意思是,在批次錄取的整個過程中,考生的分數沒有達到任何一所志愿學校的投檔分數線,因此考生的檔案一直在資料庫中,沒有投出去。如果在錄取階段后期,考生的檔案一直顯示自由可投且沒有被退檔過,那么很可能就是滑檔了。與退檔情況類似,滑檔之后考生也只能參加征集志愿和下一個批次的錄取,這個時候要多多關注各校征集志愿的名額,看是否有撿漏的機會。
4、平臺未更新
當然,除了以上這三種情況之外,在錄取前期,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會導致考生查詢到“自由可投”——錄取查詢平臺未更新。特別是高考大省,由于高考人數眾多,考生檔案信息的數據量非常大,平臺的計算、統計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可能更新不及時,考生在錄取前兩天可以耐心等待,多查詢幾次,看是否有更新信息。
答:還會。
如果是上文中的第一和第四種情況,那么自由可投狀態還能再本批次被錄取,如果是上文中的第二、三種情況,則自由可投狀態的考生也依舊有機會在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被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