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12種選科與專業互相對應,例如物理/化學/生物選科組合對應專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等。
物理/化學/生物選科組合對應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臨床醫學、預防醫學。
物理/化學/政治選科組合對應專業
教育類、醫學、法學、制藥、財政審計、統計學。
物理/化學/地理選科組合對應專業
地球物理、計算機類、土木工程、工程力學、環境科學。
物理/生物/政治選科組合對應專業
醫學、生物工程、電子科學、管理學。
物理/生物/地理選科組合對應專業
水利水電工程、測繪類專業、地球物理、生物醫學。
物理/政治/地理選科組合對應專業
信息安全、地圖測繪、氣象類、水利水電、教育學。
歷史/政治/地理選科組合對應專業
漢語言文學、經濟學、財政學、統計學、新聞學、教育學、稅務、法學。
歷史/政治/化學選科組合對應專業
化學、應用化學、邏輯學、法學、公安、歷史學。
歷史/政治/生物選科組合對應專業
法學(知識產權)、師范、文物保護、工商管理、稅務、基礎醫學、農學園藝、
歷史/地理/化學選科組合對應專業
地球化學、能源化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地理信息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歷史/地理/生物選科組合對應專業
文物保護技術、地理教育、環境生態、水利水電、資源管理。
歷史/化學/生物選科組合對應專業
生物醫學、制藥、口腔醫學、動物醫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生物學。
1、高中選擇物理科目后,對應的可以報考的大學專業(類)有:計算機類、電氣類、電子信息類、機械類、自動化類、土木建筑類、醫學類、材料類等專業。
2、高中選擇歷史科目后,對應的可以報考的大學專業(類)有:歷史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法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新聞傳播學類、藝術類、哲學類、公共管理類、社會學類、設計學類等專業
3、高中選擇化學科目后,對應的可以報考的大學專業(類)有:服裝紡織類、交通運輸類、藥學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醫學技術類等專業。
4、高中選擇生物科目后,對應的可以報考的大學專業(類)有:體育學類、生物科學類、心理學類等專業。
5、高中選擇政治科目后,對應的可以報考的大學專業(類)有:政治學類、公共管理類、新聞傳播學類、公安學類、社會學類、法學類、馬理論類、設計學類等專業。
6、高中選擇地理科目后,對應的可以報考的大學專業(類)有:地理科學類、建筑類、測繪類等專業。
1、歷史+化學+生物
可報專業比例:46.04%
專業及就業方向:醫學類、農林類、食品安全等等。
優勢:該組合選擇人數急劇下降,競爭壓力小。
劣勢:不僅學習難度大,學生物要兼具文理科思維,且專業覆蓋率低。
2、物理+化學+地理
可報專業比例:95.53%
專業及就業方向:農學、統計學等等。
優勢:未來可報專業多,偏理科組合,學科之間關聯度較高。地理科目理科生容易得分,適合比較優秀的學生選擇。
劣勢:選地理的人數一直在各省市居前列,在實施新選科后,預估該組合選考人數會和物化生不相上下。
3、歷史+政治+化學
可報專業比例:46.92%
專業及就業方向:漢語言、行政管理類、心理學等等。
優勢:歷史和政治之間學科關聯性較強,能相互促進。
劣勢:兩文一理組合,學科之間差別較大,需要學生靈活調整學習思維。
4、物理+生物+地理
可報專業比例:50.66%
專業及就業方向:醫學、生物、水利水電類等。
優勢:總體上看,偏理科目中,地理和生物相對簡單且不需要大量背誦。
劣勢:專業覆蓋率太低,絕大多數理工類專業都不能報考,基本只能報不限選考科目。
5、物理+生物+政治
可報專業比例:51.8%
專業及就業方向:專業受點限制但可以選擇醫藥類、生物類、通信、自動化、食品安全等。
優勢:生物難度比化學略低,同時政治對未來考研有幫助。選擇該組合人群較少,競爭壓力一般。
劣勢:物理、政治不易拿高分,三門學科關聯性不高,平時學習難度較大,專業覆蓋率低。
6、物理+地理+政治
可報專業比例:51.15%
專業及就業方向:電子信息類通信類,但化工專業可能受限制。
優勢:適合物理成績不錯的文科生,報考人數不多,競爭壓力一般。
劣勢:與“物理+生物+政治”學科組合劣勢情況相似。
7、物理+化學+政治
可報專業比例:90.43%
專業及就業方向:基本上理工科專業、部分文科專業都可報。軍警、公務員、考研首選。
優勢:政治是目前考研必考的科目之一,對未來考研有幫助。該組合報考人數最少,競爭力相對較小。
劣勢:政治與另外兩科關聯度不大,需要記憶背誦的內容非常多,是偏文學科中難度最大的。
8、歷史+地理+化學
可報專業比例:46.23%
專業及就業方向:哲學、經濟學、金融類等等。
優勢:地理和化學更偏理科思維,重理解,記憶背誦壓力小。
劣勢:學科跨度較大,可報考專業之間銜接較小,整體來說,專業報考受限。
9、歷史+地理+生物
可報專業比例:46.26%
專業及就業方向:歷史類、管理學等等。
優勢:地理和生物比較容易,對背誦記憶能力要求較低。
劣勢:學科跨度較大,可報考的理工類專業少。該組合是很多歷史組同學的選擇,競爭壓力較大。
10、歷史+地理+政治
可報專業比例:47.24%
專業及就業方向:傳統的文科專業都可以報,例如:教育類、藝術類等。
優勢:傳統的純文組合,與初中知識有聯系,學習適應比較快。
劣勢:學科比較單一,背誦記憶量大,可報考專業比例低,專業報考很受限。
11、歷史+政治+生物
可報專業比例:46.96%
專業及就業方向:傳統的文科專業都可以報,醫學護理類、會計、法學類等等。
優勢:歷史與政治之間學科關聯性較強,能相互促進。生物在偏理科目中比較容易。
劣勢:文科學霸聚集,競爭壓力大,理科可報考專業極少。
12、物理+化學+生物
可報專業比例:96.22%
專業及就業方向:醫學類專業首選;計算機類;經管類等。
優勢:未來可報考專業多,純理組合,學科之間關聯度高。適合尖子生選擇。
劣勢:科目難度高,選擇本組合的多為理科學霸,競爭壓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