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次主要適用于各省參加全國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類(如理工類、文史類)進行排序;
位次主要有省市位次、區縣位次和學校位次,在做參考的時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和區縣位次為主;
文史類考生按照文科位次進行排序,理工類考生按照理科位次進行排序。排序標準:文科類考生按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理科類考生按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
首先,最初步的一種算法。打比方今年的一本線是570,去年的分數線是550,(可能今年題比較容易),而我們考生的高考分數是620(比一本線高50分),那個換算到去年的成績,也大致比一本線高50分,也就是600分了。
但這樣算并不是太準確,因為如果今年題簡單的話可能有很多人是同分的。而去年題比較難,處在600分之前的人分數差距大,相對的排名比較容易確定。就像本科應屆畢業生A,他去一個既有研究生,又有有工作經驗的本科生,又有本科應屆畢業生的招聘會應聘。
而另一個和A能力相同的本科應屆畢業生B,去都是本科應屆畢業生的招聘會應聘。如果我們估計他們倆找到工作的機會的話,A就比較好估計,而B的話需要比較的因素就比較多了。也就是說如果有好多人都考了600分的話,我們就不好估計省教育考試院投檔600分的考生的時候我們會不會被投檔,所以就需要更準確的估算自己去年的成績。
名次是考生高考成績在本省的排位,這個排位是不精確的,同分考生的名次都相同。而位次,則是考生成績在本省的精確排位,分數相同考生的按照學科分數排序后,位次也有先后之分。
高考投檔、錄取所依據的是位次,而不是名次。位次的獲取方式,通常只能通過考試院的查詢系統獲取。有些省份考生無法查詢位次,則只能通過一分一段表,獲取自己的大概排位。
一分一檔表中同分考生的名次都相同,在無法獲取位次的情況下,通常建議考生將自己的成績取一分一檔表中的最低名次,而對于學校的錄取線,則取一分一檔表中的最高名次,即將自己看低一些,將學?锤咭恍,相對而言是較穩妥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