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選擇一所好的大學還是比較重要的,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關鍵起點,是進入職業生涯第一次重要的選擇,是設計未來人生的的起點。本文幫大家介紹了關于泉州市二本大學名單及排名數據,希望大家在填報志愿的適合關注福建泉州市二本大學的適合有幫助。
福建泉州市的二本大學具體名單及排名如下:泉州師范學院、仰恩大學、閩南科技學院、閩南理工學院、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1、泉州市所有二本大學名單一覽表
大學名稱 | 大學層次 | 大學分類 | 是否211 | 是否985 | 是否雙一流 |
---|---|---|---|---|---|
泉州師范學院 | 本科 | 師范 | 否 | 否 | 否 |
仰恩大學 | 本科 | 綜合 | 否 | 否 | 否 |
閩南科技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閩南理工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2、泉州市所在的省份二本大學名單一覽表
大學名稱 | 大學層次 | 大學分類 | 是否211 | 是否985 | 是否雙一流 |
---|---|---|---|---|---|
廈門理工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閩江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泉州師范學院 | 本科 | 師范 | 否 | 否 | 否 |
福建江夏學院 | 本科 | 財經 | 否 | 否 | 否 |
福建商學院 | 本科 | 財經 | 否 | 否 | 否 |
福建工程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莆田學院 | 本科 | 綜合 | 否 | 否 | 否 |
武夷學院 | 本科 | 綜合 | 否 | 否 | 否 |
龍巖學院 | 本科 | 綜合 | 否 | 否 | 否 |
寧德師范學院 | 本科 | 師范 | 否 | 否 | 否 |
三明學院 | 本科 | 綜合 | 否 | 否 | 否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 本科 | 綜合 | 否 | 否 | 否 |
福建技術師范學院 | 本科 | 師范 | 否 | 否 | 否 |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 | 本科 | 綜合 | 否 | 否 | 否 |
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 | 本科 | 綜合 | 否 | 否 | 否 |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 本科 | 綜合 | 否 | 否 | 否 |
廈門華廈學院 | 本科 | 綜合 | 否 | 否 | 否 |
仰恩大學 | 本科 | 綜合 | 否 | 否 | 否 |
廈門工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閩南科技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 | 本科 | 綜合 | 否 | 否 | 否 |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 本科 | 財經 | 否 | 否 | 否 |
閩南理工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福州理工學院 | 本科 | 綜合 | 否 | 否 | 否 |
陽光學院 | 本科 | 綜合 | 否 | 否 | 否 |
福州工商學院 | 本科 | 財經 | 否 | 否 | 否 |
泉州師范學院:泉州師范學院坐落于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市。泉州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首屆東亞文化之都、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經濟總量連續22年位居福建省首位。學校于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建立,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屬本科高校,由創辦于1923年的泉州師范學校、1939年的南安師范學校、1951年的泉州教育學院和1958年的泉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1999年和2001年,、、中央(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兩次蒞校視察指導工作,并作出了“泉州師院發展方向是建設多學科的大學,目標很宏偉,這無疑是我們希望看到的,這也符合福建高等教育結構調整要求”的重要指示。
仰恩大學:仰恩大學由愛國華僑吳慶星先生及其家族設立的仰恩基金會于1987年創辦,是全國第一所具有頒發國家本科學歷證書和授予學士學位資格的私立大學。學校占地2000余畝,校園依山傍水、風景秀麗。2008年以良好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成為福建省第一所通過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民辦高校。學校先后榮獲“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福建省教育系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福建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福建省平安校園”“誠實守信示范單位”以及“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等近30項國家和省市級榮譽稱號。 仰恩大學現有8個學院,5個直屬系部,招生專業涵蓋經、管、文、法、工五大學科門類。近年來,學校堅持應。
閩南科技學院:閩南科技學院坐落于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中國著名僑鄉南安,2001年由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與菲律賓愛國華僑共同舉辦,是福建省首批設立的獨立學院,實施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本科教育。學校堅持辦學方向,明確為非營利辦學。2018年11月,經教育部批準轉為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學校董事會成員都是菲律賓著名愛國華僑,他們情系桑梓,捐資辦學、樂育英才,現任董事長為菲律賓著名僑領、菲華各界聯合會名譽主席、實業家戴宏達先生;名譽校長為中國科學院著名數學家、中國數學會生物數學分會理事長陳蘭蓀教授,現任校長為游小波教授。學校共有康美、美林、江北三個校區,現有占地面積。
閩南理工學院:閩南理工學院創辦于1998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于2008年升格為普通本科高等學校。2012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16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8年1月,我校被福建省教育廳確定為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立項建設高校。學校位于我國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僑鄉、“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福建省泉州市,坐落在臺灣海峽西岸、濱海城市石獅寶蓋山風景區,校園占地面積1100余畝,總建筑面積60萬余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7000余人,教職工1200余人。學校以“應用型、地方性、開放式、特色化”為辦學定位和“融入泉州、立足閩南、面向福建、輻射全國”為辦學面向,學科專業定位為:以工為。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前身是1986年創辦于晉江市金井鎮的“晉江摩托培訓學校”,1994年發展成為“福建省摩托汽車培訓學校”,2002年“泉州中營職業學院”正式建校,2007年,經教育部備案更名為“泉州理工職業學院”,2018年12月獲教育部批準升格本科,暫定校名為“泉州理工職業學院(本科)”,2019年5月,教育部正式函告福建省人民政府,更名為“泉州職業技術大學”,系全國首批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學校目前擁有一校三區,主校區位于中國品牌之都——晉江市,接壤沈海高速公路,毗鄰高鐵晉江站。泉州產學研園區地處泉州市中心(客運中心站旁),是引企入校、工學結合、學生頂崗實習、創業孵化的品牌園區;金。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全日制應用型本科高校。 學校地處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東亞文化之都、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市市區,與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泉州博物館、西湖公園相隔咫尺。學校建設園林式校園,四季飄香,開窗即景,古樹名木隨處可見,校園綠化率70%以上,是泉州市最美庭院綠化單位。 學校堅持“面向產業、服務地方”,以工為主,工、經、管、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現開設32個本科專業;設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軟件學院、創意設計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8個學院及通識教育中心,并成立人工智能、ICT、智能制造等3個產業學院。目。
年份 | 大學名稱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531 | 10437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529 | 10874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523 | 12308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518 | 13603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509 | 47038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508 | 47597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501 | 51481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500 | 52080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500 | 52080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97 | 19850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97 | 53768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96 | 54338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95 | 54893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95 | 54893 |
2022 | 仰恩大學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77 | 26733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73 | 67774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70 | 29290 |
2022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68 | 30023 |
2022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68 | 30023 |
2022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65 | 31148 |
2022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63 | 31848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57 | 77491 |
2022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歷史 | 專科 | 452 | 35889 |
2022 | 仰恩大學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50 | 81742 |
2022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38 | 88759 |
2022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38 | 88759 |
2022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33 | 91534 |
2022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29 | 93798 |
2022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29 | 93798 |
2022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28 | 94349 |
2022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物理 | 專科 | 367 | 121509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528 | 11507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526 | 11988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523 | 12672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520 | 13405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518 | 44171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516 | 45186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515 | 45693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511 | 47657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507 | 49724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506 | 50228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505 | 50732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99 | 53696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93 | 21023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83 | 61748 |
2021 | 仰恩大學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77 | 26121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71 | 67732 |
2021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68 | 29190 |
2021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63 | 30905 |
2021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58 | 32591 |
2021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歷史 | 本科 | 456 | 33284 |
2021 | 仰恩大學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47 | 79087 |
2021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47 | 79087 |
2021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35 | 84346 |
2021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32 | 85592 |
2021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12 | 93169 |
2021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12 | 93169 |
2021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物理 | 本科 | 410 | 93868 |
2021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歷史 | 專科 | 371 | 60273 |
2021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物理 | 專科 | 240 | 117152 |
2020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文科 | 本科 | 534 | 9750 |
2020 | 泉州師范學院(面向泉州) | 泉州市 | 文科 | 本科 | 528 | 10856 |
2020 | 泉州師范學院 | 泉州市 | 理科 | 本科 | 498 | 44598 |
2020 | 泉州師范學院(閩臺合作辦學) | 泉州市 | 文科 | 本科 | 491 | 19862 |
2020 | 泉州師范學院(軟件學院) | 泉州市 | 文科 | 本科 | 489 | 20406 |
2020 | 泉州師范學院(面向泉州) | 泉州市 | 理科 | 本科 | 489 | 48575 |
2020 | 仰恩大學 | 泉州市 | 文科 | 本科 | 473 | 25018 |
2020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文科 | 本科 | 465 | 27426 |
2020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文科 | 本科 | 465 | 27426 |
2020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文科 | 本科 | 465 | 27426 |
2020 | 泉州師范學院(軟件學院) | 泉州市 | 理科 | 本科 | 446 | 67942 |
2020 | 泉州師范學院(閩臺合作辦學) | 泉州市 | 理科 | 本科 | 444 | 68863 |
2020 | 仰恩大學 | 泉州市 | 理科 | 本科 | 425 | 77566 |
2020 | 閩南科技學院 | 泉州市 | 理科 | 本科 | 413 | 82998 |
2020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理科 | 本科 | 402 | 87853 |
2020 | 閩南理工學院 | 泉州市 | 理科 | 本科 | 402 | 87853 |
2020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文科 | 專科 | 205 | 69614 |
2020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泉州市 | 理科 | 專科 | 204 | 128968 |
全國100所醫學院校實力排行榜
醫學專業是這幾年高考志愿填報的大熱門,在院校合并后,除了中醫類學科,醫學類學科實力最強的幾乎都是綜合類985高校,因此,分數一直居高不下。
為了讓廣大考生和家長全面了解各大學醫學類學科的實力,根據第四輪學科評估的結果,把醫學類的五個學科評比結果整理出來,希望能給大家有所幫助。
一、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 | |||
序號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位次百分位 |
1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2 | 浙江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3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A | 2%~5% |
4 | 復旦大學 | A | 2%~5% |
5 | 北京大學 | A- | 5%~10% |
6 | 首都醫科大學 | A- | 5%~10% |
7 | 華中科技大學 | A- | 5%~10% |
8 | 中南大學 | A- | 5%~10% |
9 | 中山大學 | A- | 5%~10% |
10 | 四川大學 | A- | 5%~10% |
11 | 中國醫科大學 | B+ | 10%~20% |
12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B+ | 10%~20% |
13 | 南京醫科大學 | B+ | 10%~20% |
14 | 山東大學 | B+ | 10%~20% |
15 | 重慶醫科大學 | B+ | 10%~20% |
16 | 第二軍醫大學 | B+ | 10%~20% |
17 | 第四軍醫大學 | B+ | 10%~20% |
18 | 天津醫科大學 | B | 20%~30% |
19 | 大連醫科大學 | B | 20%~30% |
20 | 吉林大學 | B | 20%~30% |
21 | 同濟大學 | B | 20%~30% |
22 | 鄭州大學 | B | 20%~30% |
23 | 武漢大學 | B | 20%~30% |
24 | 西安交通大學 | B | 20%~30% |
25 | 南方醫科大學 | B | 20%~30% |
26 | 南開大學 | B- | 30%~40% |
27 | 河北醫科大學 | B- | 30%~40% |
28 | 山西醫科大學 | B- | 30%~40% |
29 | 蘇州大學 | B- | 30%~40% |
30 | 溫州醫科大學 | B- | 30%~40% |
31 | 安徽醫科大學 | B- | 30%~40% |
32 | 南昌大學 | B- | 30%~40% |
33 | 廣州醫科大學 | B- | 30%~40% |
34 | 昆明醫科大學 | B- | 30%~40% |
35 | 徐州醫科大學 | C+ | 40%~50% |
36 | 濟南大學 | C+ | 40%~50% |
37 | 暨南大學 | C+ | 40%~50% |
38 | 汕頭大學 | C+ | 40%~50% |
39 | 廣西醫科大學 | C+ | 40%~50% |
40 | 蘭州大學 | C+ | 40%~50% |
41 | 寧夏醫科大學 | C+ | 40%~50% |
42 | 新疆醫科大學 | C+ | 40%~50% |
43 | 青島大學 | C+ | 40%~50% |
44 | 錦州醫科大學 | C | 50%~60% |
45 | 延邊大學 | C | 50%~60% |
46 | 江蘇大學 | C | 50%~60% |
47 | 南通大學 | C | 50%~60% |
48 | 廈門大學 | C | 50%~60% |
49 | 新鄉醫學院 | C | 50%~60% |
50 | 廣東醫科大學 | C | 50%~60% |
51 | 貴州醫科大學 | C | 50%~60% |
52 | 河北大學 | C- | 60%~70% |
53 | 內蒙古醫科大學 | C- | 60%~70% |
54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C- | 60%~70% |
55 | 蚌埠醫學院 | C- | 60%~70% |
56 | 河南大學 | C- | 60%~70% |
57 | 西南醫科大學 | C- | 60%~70% |
58 | 遵義醫學院 | C- | 60%~70% |
59 | 青海大學 | C- | 60%~70% |
60 | 石河子大學 | C- | 60%~70% |
二、口腔醫學
口腔醫學 | |||
序號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位次百分位 |
1 | 北京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2 | 四川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3 | 第四軍醫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4 | 上海交通大學 | B+ | 10%~20% |
5 | 南京醫科大學 | B+ | 10%~20% |
6 | 武漢大學 | B+ | 10%~20% |
7 | 中山大學 | B+ | 10%~20% |
8 | 首都醫科大學 | B | 20%~30% |
9 | 中國醫科大學 | B | 20%~30% |
10 | 浙江大學 | B | 20%~30% |
11 | 山東大學 | B | 20%~30% |
12 | 天津醫科大學 | B- | 30%~40% |
13 | 吉林大學 | B- | 30%~40% |
14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B- | 30%~40% |
15 | 同濟大學 | B- | 30%~40% |
16 | 大連醫科大學 | C+ | 40%~50% |
17 | 廣西醫科大學 | C+ | 40%~50% |
18 | 重慶醫科大學 | C+ | 40%~50% |
19 | 西安交通大學 | C+ | 40%~50% |
20 | 安徽醫科大學 | C | 50%~60% |
21 | 華中科技大學 | C | 50%~60% |
22 | 中南大學 | C | 50%~60% |
23 | 昆明醫科大學 | C | 50%~60% |
24 | 南開大學 | C- | 60%~70% |
25 | 河北醫科大學 | C- | 60%~70% |
26 | 溫州醫科大學 | C- | 60%~70% |
27 | 蘭州大學 | C- | 60%~70% |
28 | 南方醫科大學 | C- | 60%~70% |
三、中醫學
中醫學 | |||
序號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位次百分位 |
1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2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3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A- | 5%~10% |
4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B+ | 10%~20% |
5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B+ | 10%~20% |
6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B+ | 10%~20% |
7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B+ | 10%~20% |
8 | 遼寧中醫藥大學 | B | 20%~30% |
9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B | 20%~30% |
10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B | 20%~30% |
11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B | 20%~30% |
12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B- | 30%~40% |
13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B- | 30%~40% |
14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B- | 30%~40% |
15 | 首都醫科大學 | C+ | 40%~50% |
16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C+ | 40%~50% |
17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C+ | 40%~50% |
18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C+ | 40%~50% |
19 | 廣西中醫藥大學 | C+ | 40%~50% |
20 | 貴陽中醫學院 | C | 50%~60% |
21 | 陜西中醫藥大學 | C | 50%~60% |
22 | 甘肅中醫藥大學 | C | 50%~60% |
23 | 廈門大學 | C- | 60%~70% |
24 | 云南中醫學院 | C- | 60%~70% |
25 | 河北中醫學院 | C- | 60%~70% |
四、中西醫結合
中西醫結合 | |||
序號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位次百分位 |
1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2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3 | 復旦大學 | A- | 5%~10% |
4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A- | 5%~10% |
5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A- | 5%~10% |
6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B+ | 10%~20% |
7 | 大連醫科大學 | B+ | 10%~20% |
8 | 遼寧中醫藥大學 | B+ | 10%~20% |
9 | 四川大學 | B+ | 10%~20% |
10 | 南方醫科大學 | B+ | 10%~20% |
11 | 北京大學 | B | 20%~30% |
12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B | 20%~30% |
13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B | 20%~30% |
14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20%~30% |
15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B | 20%~30% |
16 | 第二軍醫大學 | B | 20%~30% |
17 | 天津醫科大學 | B- | 30%~40% |
18 | 河北醫科大學 | B- | 30%~40% |
19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B- | 30%~40% |
20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B- | 30%~40% |
21 | 第四軍醫大學 | B- | 30%~40% |
22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C+ | 40%~50% |
23 | 上海交通大學 | C+ | 40%~50% |
24 | 中國藥科大學 | C+ | 40%~50% |
25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C+ | 40%~50% |
26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C+ | 40%~50% |
27 | 暨南大學 | C+ | 40%~50% |
28 | 首都醫科大學 | C | 50%~60% |
29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C | 50%~60% |
30 | 中山大學 | C | 50%~60% |
31 | 新疆醫科大學 | C | 50%~60% |
32 | 河北中醫學院 | C | 50%~60% |
33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C- | 60%~70% |
34 | 廣西中醫藥大學 | C- | 60%~70% |
35 | 西安交通大學 | C- | 60%~70% |
36 | 陜西中醫藥大學 | C- | 60%~70% |
37 | 揚州大學 | C- | 60%~70% |
五、基礎醫學
基礎醫學 | |||
序號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位次百分位 |
1 | 北京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2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A+ | 前2%或前2名 |
3 | 復旦大學 | A | 2%~5% |
4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5%~10% |
5 | 浙江大學 | A- | 5%~10% |
6 | 中山大學 | A- | 5%~10% |
7 | 第二軍醫大學 | A- | 5%~10% |
8 | 天津醫科大學 | B+ | 10%~20% |
9 | 蘇州大學 | B+ | 10%~20% |
10 | 南京醫科大學 | B+ | 10%~20% |
11 | 山東大學 | B+ | 10%~20% |
12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0%~20% |
13 | 中南大學 | B+ | 10%~20% |
14 | 四川大學 | B+ | 10%~20% |
15 | 南方醫科大學 | B+ | 10%~20% |
16 | 首都醫科大學 | B | 20%~30% |
17 | 中國醫科大學 | B | 20%~30% |
18 | 大連醫科大學 | B | 20%~30% |
19 | 吉林大學 | B | 20%~30% |
20 | 同濟大學 | B | 20%~30% |
21 | 武漢大學 | B | 20%~30% |
22 | 西安交通大學 | B | 20%~30% |
23 | 第四軍醫大學 | B | 20%~30% |
24 | 南開大學 | B- | 30%~40% |
25 | 河北醫科大學 | B- | 30%~40% |
26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B- | 30%~40% |
27 | 南通大學 | B- | 30%~40% |
28 | 鄭州大學 | B- | 30%~40% |
29 | 暨南大學 | B- | 30%~40% |
30 | 重慶醫科大學 | B- | 30%~40% |
31 | 蘭州大學 | B- | 30%~40% |
32 | 徐州醫科大學 | C+ | 40%~50% |
33 | 安徽醫科大學 | C+ | 40%~50% |
34 | 廈門大學 | C+ | 40%~50% |
35 | 南昌大學 | C+ | 40%~50% |
36 | 南華大學 | C+ | 40%~50% |
37 | 廣西醫科大學 | C+ | 40%~50% |
38 | 貴州醫科大學 | C+ | 40%~50% |
39 | 青島大學 | C+ | 40%~50% |
40 | 山西醫科大學 | C | 50%~60% |
41 | 新鄉醫學院 | C | 50%~60% |
42 | 汕頭大學 | C | 50%~60% |
43 | 廣州醫科大學 | C | 50%~60% |
44 | 昆明醫科大學 | C | 50%~60% |
45 | 寧夏醫科大學 | C | 50%~60% |
46 | 石河子大學 | C | 50%~60% |
47 | 華北理工大學 | C- | 60%~70% |
48 | 錦州醫科大學 | C- | 60%~70% |
49 | 江蘇大學 | C- | 60%~70% |
50 | 溫州醫科大學 | C- | 60%~70% |
51 | 蚌埠醫學院 | C- | 60%~70% |
52 | 湖南師范大學 | C- | 60%~70% |
53 | 桂林醫學院 | C- | 60%~70% |
54 | 新疆醫科大學 | C- | 60%~70% |
集美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19福建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12集美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1 09:0:58福建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