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的組成,理解卵巢位置和功能。掌握輸卵管和子宮的位置、分部、形態特點及其臨床意義。理解子宮的固定裝置。了解會陰的概念,理解產科會陰及其臨床意義。
七、脈管系統
(一)掌握心血管系統的組成。掌握體循環、肺循環的途徑。
(二)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和心尖的體表投影,理解心內各腔結構,了解心的動脈。了解心包及心包腔的概念。
(三)掌握動脈韌帶的位置及其臨床意義。理解主動脈的分部及主要分支。理解全身動脈主干的名稱,掌握全身主要的動脈壓迫止血部位和止備范圍。
(四)掌握頭、頸、上下肢淺靜脈的名稱、位置和行程。了解上、下腔靜脈的合成、收集范圍和匯入部位。掌握肝門靜脈的組成、結構特點、主要屬支及其與上下腔靜脈之間的吻合。
(五)掌握淋巴系統的組成。了解淋巴干的名稱,理解淋巴導管的組成、行程及其收納范圍。了解腋淋巴結群、腹股溝淋巴結群、頭頸主要淋巴結群位置。掌握下頜下淋巴結、咽后淋巴結和左鎖骨上淋巴結的臨床意義。了解脾的位置、形態、功能。
八、感覺器
(一)掌握視器的組成。理解眼球壁結構和眼內容物的組成,理解房水的產生、排出途徑及其臨床意義,了解淚器的組成。
(二)掌握前庭蝸器的組成。掌握中耳的結構,了解聽覺和位置覺感受器的位置。
九、神經系統
(一)掌握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常用術語。
(二)掌握脊髓的位置,理解脊髓外形、內部結構特點和功能。掌握腦的分部、腦干的分部,掌握大腦的分葉和大腦皮質的功能定位。掌握內囊的概念、分部及其臨床意義。理解腦和脊髓被膜的層次和主要間隙的構成,了解腦血供。掌握腦脊液的產生、循環途徑及其臨床意義。
(三)理解周圍神經系統的組成。理解脊神經各叢的主要分支名稱和胸神經節段性分布特點。掌握12對腦神經的名稱和順序。了解三叉神經的主要分支和分布,了解面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舌下神經的分布。
(四)了解內臟神經的組成和分類、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低級中樞的位置。
(五)了解腦和脊髓傳導路的分類和主要的感覺傳導路和運動傳導路的功能。
十、內分泌系統
(一)掌握內分泌系統的組成。
(二)理解垂體的位置,了解垂體的分部及功能。
(三)理解甲狀腺的位置和形態特點。
(四)理解腎上腺的位置和形態特點。
第二部分生理學基礎
一、緒論
(一)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興奮性和閾值的概念及二者的關系。掌握肌內注射時“兩快一慢”的臨床意義。
(二)掌握內環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