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強調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國家法律是黨員、干部必須遵守的底線。黨章和一系列紀律準則,是黨的紀律要求。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經過實踐檢驗,約定俗成、行之有效,也是重要的黨內規矩,需要全黨長期堅持并自覺遵守。
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具體的硬杠杠。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該這樣做、哪些事該那樣做,哪些事可以個人對組織或組織對個人、哪些事必須組織對組織,哪些事可以簡化程序、哪些事只能按程序辦,哪些事該發揚民主、哪些事該請示報告,都要理解得清清楚楚,執行得一絲不茍。
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全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動方面必須遵守的剛性約束,是新形勢下提高黨的戰斗力的根本保障,是新的偉大時代加強黨的建設的首要著力點。我們必須狠抓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對于黨員干部應該要怎樣要求,應該樹立怎樣的標準,其實這往往是無法“量化”的,一個黨員干部因為受不良影響,在外形象不佳,卻未觸犯黨紀國法,對其如何裁量就成了一道難題,所以說這個時候規矩就顯得特別重要;比如在提拔干部的時候,是要提拔這地區的干部,還是要提拔那個地區的干部,要提拔多少,其實這些都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但是,原則上又不能搞同鄉會,搞同學會甚至幫派主義,這是一個原則問題。所謂的原則,其實就是規矩。
所以說,如何要讓原則成為黨員干部的行動指導方針,如何讓一個不能量化的“指標”成為塑造黨員干部的行為標準,這就對黨建工作提出了一個非常高的要求,這個要求就是黨員干部必須要做到正人先正己,必須要講誠信,必須要做表率。
所以說,講規矩就是要在黨性上嚴格要求自己,以一種高要求、嚴標準的道德標準來給自己立規矩。要凈化黨的隊伍,要對隊伍進行全面的激活和提升,就要把規矩放在首位,把黨章、黨紀和國法以及道德要求、原則要求放在首位。
紀律嚴明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同志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
新形勢下,我們黨承擔的歷史使命重大,面臨的風險和考驗加大,加強黨的建設的任務艱巨,對領導干部守紀律講規矩的要求更加突出。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是對領導干部的重要要求。
在領導素質和領導意識中,守紀律、講規矩的素質是基本素質,紀律和規矩意識是基本意識。領導干部權力大、責任重,擁有許多決策處置權,掌握不少資源分配權。守不守紀律、講不講規矩,直接關系黨的各項原則能否得到有效貫徹,關系黨的執政權力是否真正用來為人民服務。例如,同志就諄諄告誡縣委書記,要正確行使權力,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一些領導干部不守紀律、不講規矩,為所欲為,甚至搞小圈子,造成不良示范,影響很壞。事實表明,要求領導干部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有著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改革開放和發展,創造大量的社會財富,也形成各種各樣的誘惑,以權謀私、違紀違法、走向腐敗的危險也隨之增大。正因為如此,我們黨制定了拒腐防變的各種黨規黨紀,用黨內法規管束黨員干部行為。但仍有一些領導干部目無黨紀黨規,以權謀私、腐化墮落,顯示出紀律意識淡薄、規矩意識弱化。思想防線垮了,腐敗閘門自然就開了。因此,執政時間越長,越是要管黨治黨,越是要管理好教育好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越是要強化紀律和規矩意識。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依法治國,對于黨的自身建設來說,就是要依規治黨。規,就是法規制度、紀律規矩。依法治國要求增強全社會的法治意識,依規治黨要求增強全黨的紀律和規矩意識,二者是統一的。作為領導干部,如果法治意識強,則紀律和規矩意識強,坐得端、行得正、走得穩;如果紀律和規矩意識弱,就很難做到遵法守法。紀律和規矩既是“緊箍咒”,也是“護身符”,是對各級領導干部的愛護和保護;既有利于黨的事業健康發展,也有利于開展領導工作、提高領導威信,是干部成長道路上的“安全帶”。
所謂“立”,就要繼續堅定不移從制度上糾正“四風”,以完善的制度強化黨的紀律和規矩的權威,優化黨內政治生態。堅定不移的反腐敗斗爭必須與堅持不懈的制度改革和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我們黨將制度改革和完善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凸顯制度治黨,彰顯制度權威,取得了顯著的優化政治生態的成效。當前,必須結合反腐敗斗爭進一步強化重點領域的制度改革與完善,著力健全黨內監督制度、著力健全選人用人管人制度、著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尤其是權力運行體制改革、著力完善國有企業監管制度。只要我們堅持制度改革不動搖、強化制度建設不放松、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不懈怠,就一定能優化黨內政治生態,創造和保持良好的從政、執政環境。
黨的政治紀律,指各個不同時期根據黨的政治任務的要求,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政治活動和政治行為的基本要求,是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在政治生活中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政治紀律一旦被突破,其他紀律就會“全線失守”。
強調講規矩,尤其要將政治規矩,大有深意。現實中國的很多政治難題便源于一些官員不講政治規矩,嚴明政治規矩對于“全面從嚴治黨”“重構政治生態”意義非凡。不講政治規矩的現象,將被逐步根治。
高層領導人多次強調加強制度執行力,中國政壇仍存在不少制度執行難的問題。按政治規矩,凡是黨的干部,就要無條件服從黨中央決定,不允許討價還價,否則就是不講政治規矩。大搞“獨立王國”,挑戰中央權威,是將不講政治規矩做到了極致。這種情況,是黨內絕不允許出現的。
“管教不嚴”問題亟須解決。從已經披露出來的信息來看,無論是周永康,還是薄熙來、令計劃,都存在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管教不嚴的問題。事實一再證明,“管教不嚴”不僅嚴重影響黨的形象,對自身和親屬、身邊人也危害無窮。
所以,黨的領導人尤其是高級領導人,必須嚴管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得縱容其對黨的形象的傷害,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這一點,年輕時就自我戒律:當官和發財本為兩道,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管教不嚴”,看似是家事、小事,但它一旦造成惡劣影響,影響到黨的形象,導致人民的不滿,就是國事、大事,就犯了“不講政治規矩”的大忌。
不守規矩就要出事。早在25年前,鄧小平就告誡,“黨內無論如何不能形成小派、小圈子”。從已經落馬的“老虎”看,“團體腐敗”“塌方式腐敗”讓人震驚。民間流行的“石油幫”“秘書幫”“西山會”等說法,無不揭示了搞“小圈子”“小團體”的危害性。正如鄧小平所言,“小圈子那個東西害死人吶!很多失誤就從這里出來,錯誤就從這里犯起”。如今鋃鐺入獄的“老虎蒼蠅”應該認真體會下鄧小平這句話。
“小圈子”,難免搞利益輸送,難免搞派系政治。這是極為不健康的,是不守政治規矩的惡劣體現。中共執政的一大優勢就是黨員干部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任由一些人搞“小圈子”,搞人身依附,不僅破壞中共政治生態,也會殃及民風社風,乃至司法公正。
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必須從嚴執紀。各級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把牢政治方向,在守紀律、講規矩上作表率,始終心中有黨、對黨忠誠。各級黨組織要把嚴守紀律、嚴明規矩放到重要位置來抓,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十分明確地強調、十分堅定地執行,加強對黨員、年輕干部的教育引導,努力在全黨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氛圍。各級紀律檢查機關要把維護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首位,加強監督檢查,敢抓敢管,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嚴肅處理,維護黨的章程、原則、制度、部署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最新版預備黨員轉正決議(
時間:2024-04-23 08:0:25黨員批評與自我批評
時間:2024-04-23 08:0:282021年兩會精神學習心得體
時間:2024-04-17 03:0:59兩會精神發言材料集
時間:2024-04-17 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