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北京高考 > 正文

北京中醫藥大學是985還是211大學

更新:2023-09-18 02:27:45 高考升學網

1、北京中醫藥大學是985還是211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是211大學不是985大學,該校是一所公辦本科大學。根據北京中醫藥大學在各省發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我們可以知道,北京中醫藥大學是一本高校,  北京中醫藥大學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為主干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學校現任黨委書記谷曉紅,校長徐安龍。  北京中醫藥大學始建于1956年,前身為北京中醫學院,是國務院批準最早創辦的高等中醫藥院校。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

北京中醫藥大學是985還是211大學

2、全國各省211和985大學名單

985和211哪個更好

985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學,而211指的則是國內100所比較重要的大學。985院校當中全都是一本院校,而且都是重點當中的重點,實力非常雄厚,而211大學里面有很多學校,并不是一本。因此985院校不管是本身的實力,還是從國家投入的建設和扶持上來看,都比211院校要更好一些,比普通學校,則要好的多。

對于985院校,大家都是比較看重的,不管是師資力量,還是教育環境,985院校都是一流的。211院校則要稍微遜色一些,不過相比之下,差距其實并不是很大,比較就像古話說的一樣,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雖然說上一所好的大學確實是關鍵,但是最主要的還是靠自身的努力!

985大學的數量是要少于211大學的,但是含金量卻要比211大學高,985院校代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前途,但是211大學也是重要的力量。如果分數夠的話,985學院是最佳選擇,如果分數稍微差一點,211院校也是非常不錯的。

全國985和211大學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大學,全國985大學有39所,211大學有115所,所有的985大學也均為211大學,以下是具體名單一覽表,供大家參考。說明:目前985和211大學不再評選,已經統籌為雙一流大學建設。

第一檔:清華北大

第一檔不用多言,有且只有兩所高校,那就是清華北大。

最新的QS2021-2022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國的“雙子星”技驚四座,攜手挺進世界20強高校名單,其中北大高居世界第18位,清華高居世界第17位。可以預見,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提升,不久的將來,世界十大名校中必有清華北大的一席之地!

第二檔:華東五校+兩所頂級985大學

第二檔共7所高校,包括“華東五校”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以及兩所頂級985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上交浙大復旦自不用提,每年最權威的高考錄取分數線排行榜,這3所高校基本上包攬了3-5名!其實力以及受考生家長的認可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第三檔:4所一流985+“中堅九校”

第四檔共13所高校,為4所一流985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

加上近些年來大名鼎鼎的“中堅九校”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

第四檔:10所強勢985大學+“兩財一貿”+北京郵電大學

第四檔為專業突出、收分居高不下的211北京郵電大學,再加上10所強勢985大學,如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重慶大學,以及“兩財一貿”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第五檔:7所985大學+4所超牛211高校

第五檔為剩下的7所985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蘭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以及4所超牛的211高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

第六檔:發達地區強勢211高校

第六檔為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發達地區的強勢211大學。具體包括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上海大學、海軍軍醫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暨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

第七檔:專業熱門211高校

第七檔則為師范類、醫學類、財經類、理工類等專業性質突出211大學,如湖南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高校。

第八檔:相對“不吃香”的211大學

第八檔為地理位置較差,或者專業冷門,相對“不吃香”的211高校。如常年在211大學中收分墊底的石河子大學、地處吉林延吉市的延邊大學、地處西部的內蒙古大學、青海大學、西藏大學、寧夏大學等高校。


1、全國985大學名單

1998年5月4日,時任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由于是98年5月提出,故稱為985工程。

排名 名稱 所在地
1 清華大學 北京
2 北京大學 北京
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4 復旦大學 上海
5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6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7 南京大學 江蘇
8 同濟大學 上海
9 浙江大學 浙江
10 南開大學 天津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12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
13 武漢大學 湖北
14 西安交通大學 陜西
15 天津大學 天津
16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
17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18 東南大學 江蘇
19 中山大學 廣東
20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
21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22 廈門大學 福建
23 西北工業大學 陜西
24 中南大學 湖南
25 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
26 四川大學 四川
27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
28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
29 吉林大學 吉林
30 湖南大學 湖南
31 重慶大學 重慶
32 山東大學 山東
33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
34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
35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36 東北大學 遼寧
37 蘭州大學 甘肅
38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
暫無 國防科技大學 湖南

2、全國211大學名單

“211工程大學”,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于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后正式啟動。

排名 名稱 所在地
1 清華大學 北京
2 北京大學 北京
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4 復旦大學 上海
5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6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7 南京大學 江蘇
8 同濟大學 上海
9 浙江大學 浙江
10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
11 南開大學 天津
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13 中央財經大學 北京
14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
15 武漢大學 湖北
1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
17 西安交通大學 陜西
18 天津大學 天津
19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
20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21 東南大學 江蘇
22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
23 中山大學 廣東
24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25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
26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27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
28 廈門大學 福建
29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
30 西北工業大學 陜西
31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
32 中南大學 湖南
33 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
34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
35 四川大學 四川
36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
37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北
38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
39 吉林大學 吉林
4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蘇
41 湖南大學 湖南
42 重慶大學 重慶
43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
44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
45 山東大學 山東
46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
47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陜西
48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
49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
50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
51 華中師范大學 湖北
52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
53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
54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55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
56 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
57 暨南大學 廣東
58 蘇州大學 江蘇
59 武漢理工大學 湖北
60 東北大學 遼寧
61 蘭州大學 甘肅
62 中國藥科大學 江蘇
63 東華大學 上海
64 河海大學 江蘇
65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
66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
67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
68 江南大學 江蘇
69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
70 西南交通大學 四川
71 上海大學 上海
72 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
7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北
74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北京
75 西北大學 陜西
76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
77 長安大學 陜西
78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北京
79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
80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
81 廣西大學 廣西
82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山東
83 陜西師范大學 陜西
84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
85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
86 福州大學 福建
87 大連海事大學 遼寧
88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
89 西南大學 重慶
90 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
91 云南大學 云南
92 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
93 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
94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95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北京
96 安徽大學 安徽
97 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
98 東北農業大學 黑龍江
99 遼寧大學 遼寧
100 南昌大學 江西
101 延邊大學 吉林
102 內蒙古大學 內蒙古
103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
104 海南大學 海南
105 貴州大學 貴州
106 鄭州大學 河南
107 新疆大學 新疆
108 寧夏大學 寧夏
109 石河子大學 新疆
110 青海大學 青海
暫無 國防科技大學 湖南
暫無 中央音樂學院 北京
暫無 第二軍醫大學 上海
暫無 第四軍醫大學 陜西
暫無 西藏大學 西藏

全國985大學排名一覽表

據了解全國共有39所985學校,其中985學校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等;以下是全國985大學名單情況:

序列號

學校名稱

辦學層次

全國排名

1

北京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1

2

清華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2

3

上海交通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3

4

浙江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4

5

武漢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5

6

南京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6

7

復旦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6

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8

9

華中科技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9

10

中國人民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10

11

天津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0

12

北京師范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0

13

西安交通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2

14

吉林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3

15

山東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4

16

國防科技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14

17

中山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5

18

南開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6

19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7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8

21

四川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9

22

同濟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0

23

廈門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1

24

北京理工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2

25

東南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3

26

華南理工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4

27

大連理工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5

28

華東師范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5

29

中南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6

30

西北工業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6

31

中國農業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8

32

東北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9

33

湖南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0

34

電子科技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0

35

蘭州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2

36

重慶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4

37

中國海洋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8

38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1

39

中央民族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85

全國211大學排名一覽表

據了解全國共有116所211大學,其中211大學有:南京農業大學、東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等;以下是全國211大學名單情況:

名次

學校名稱

辦學層次

全國排名

1

北京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1

2

清華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2

3

上海交通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3

4

浙江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4

5

武漢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5

6

南京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6

7

復旦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6

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8

9

華中科技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9

10

中國人民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10

11

天津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0

12

北京師范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0

13

西安交通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2

14

吉林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3

15

山東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4

16

國防科技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14

17

中山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5

18

南開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6

19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7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8

21

四川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9

22

同濟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0

23

廈門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1

24

北京理工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2

25

東南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3

26

華南理工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4

27

大連理工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5

28

華東師范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5

29

中南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6

30

西北工業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6

31

中國農業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8

32

東北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9

33

湖南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0

34

電子科技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0

35

蘭州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2

36

北京科技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3

37

重慶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4

38

武漢理工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5

39

南京理工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5

40

北京協和醫學院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35

41

西南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7

42

華中師范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37

43

中國海洋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8

44

暨南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39

45

河海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40

46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0

47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1

48

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2

49

華東理工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3

50

蘇州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4

51

華中農業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5

52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46

5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6

54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8

55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9

56

西南交通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0

57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1

58

西北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2

59

湖南師范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2

60

鄭州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3

61

東北師范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3

62

北京郵電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57

63

華南師范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7

64

哈爾濱工程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8

65

上海財經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59

66

云南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60

67

上海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61

68

西南財經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62

69

東華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63

70

中國政法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63

71

海軍軍醫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64

72

北京化工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65

73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世界高水平大學

67

74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世界高水平大學

69

75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69

76

南昌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70

77

中國傳媒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70

78

太原理工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71

79

北京工業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72

80

空軍軍醫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72

81

江南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73

82

陜西師范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75

83

中國礦業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77

84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79

85

福州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81

86

北京林業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82

87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一流大學

83

88

安徽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84

89

中央民族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85

90

長安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90

91

遼寧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91

92

貴州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93

93

中央財經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96

94

北京體育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98

95

河北工業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99

96

北京中醫藥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99

97

東北農業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00

98

東北林業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03

99

四川農業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05

100

中國藥科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105

101

新疆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08

102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高水平大學

113

103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高水平大學

114

104

天津醫科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15

105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116

106

大連海事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19

107

廣西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22

108

華北電力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23

109

內蒙古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29

110

海南大學

區域一流大學

143

111

石河子大學

區域一流大學

167

112

寧夏大學

區域一流大學

170

113

延邊大學

區域一流大學

170

114

中央音樂學院

世界高水平大學

175

115

西藏大學

區域一流大學

200

116

青海大學

區域一流大學

216

全國985大學全部名單

985工程,是指黨和國家在世紀之交為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做出的重大決策。自從1995年至今經教育部、財政部批準建設的985工程高校共有39所,也就是說目前我國一共有39所985大學。

全國各省985大學具體名單如下:

1、北京(8所985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2、上海(4所985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同濟大學;

3、湖南(3所985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4、陜西(3所985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5、江蘇(2所985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6、天津(2所985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

7、四川(2所985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8、遼寧(2所985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9、廣東(2所985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10、山東(2所985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11、湖北(2所985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12、浙江(1所985大學):浙江大學

13、吉林(1所985大學):吉林大學

14、福建(1所985大學):廈門大學

15、重慶(1所985大學):重慶大學

16、甘肅(1所985大學):蘭州大學

17、安徽(1所985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8、黑龍江(1所985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985高校每年都是家長和學生們所關注的高校,因為985高校是我國優秀的學校,只要孩子們能夠考入985高校,那就意味著學生們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因為985高校的就業范圍比普通高校的就業范圍比較廣闊,而且很多企業在選擇時都會優先優先選擇985高校的學生。

全國985大學檔次劃分

第一檔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第二檔次: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第三檔次: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四川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

第四檔次:東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天津大學、中南大學、吉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廈門大學

第五檔次:華南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湖南大學

第六檔次:重慶大學、東北大學、蘭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

3、北京中醫藥大學在全國近三年各省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選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16 22777
2022 北京 綜合(不限) 本科 580 11702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603 8264
2021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07 23094
2021 北京 綜合(不限) 本科 576 11649
2021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90 9507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14 24810
2020 北京 綜合(不限) 本科 598 9530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605 8400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507 19542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595 8483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538 5568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614 1301
2022 天津 綜合(不限) 本科A 634 7592
2022 天津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636 7232
2021 天津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631 7166
2021 天津 綜合(不限) 本科A 633 6842
2020 天津 綜合(不限) 本科A 639 6780
2020 天津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647 5479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609 4902
2019 天津 文科 本科A 582 989
2022 河北 歷史 本科 601 2028
2021 河北 歷史 本科 598 2769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574 22729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587 19505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628 15579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597 18005
2019 河北 理科 本二 517 74387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615 1820
2019 河北 文科 本一 608 3159
2022 山西 理科 本一A 538 17134
2022 山西 理科 本二A 498 35905
2021 山西 理科 本一A 561 12804
2021 山西 理科 本二A 507 33715
2020 山西 理科 本一A 590 11306
2020 山西 理科 本二A 534 34443
2019 山西 理科 本一A 556 12488
2019 山西 理科 本二A 506 32979
2022 山西 文科 本一A 556 1845
2021 山西 文科 本一A 584 1840
2020 山西 文科 本一A 577 1676
2019 山西 文科 本一A 562 2792
2022 內蒙古 理科 本一A 537 7119
2022 內蒙古 理科 本一B 482 17060
2022 內蒙古 理科 本二A 460 21880
2021 內蒙古 理科 本一A 548 6663
2021 內蒙古 理科 本一B 490 15293
2021 內蒙古 理科 本二A 458 21462
2020 內蒙古 理科 本一A 550 8273
2020 內蒙古 理科 本一B 541 9652
2020 內蒙古 理科 本二A 473 22631
2019 內蒙古 理科 本一A 579 6003
2019 內蒙古 理科 本一B 520 16321
2019 內蒙古 理科 本二A 469 27820
2022 內蒙古 文科 本一A 490 4506
2022 內蒙古 文科 本一B 515 2692
2021 內蒙古 文科 本一A 568 1534
2020 內蒙古 文科 本一A 604 850
2019 內蒙古 文科 本一A 598 924
2022 遼寧 歷史 本科 591 1729
2021 遼寧 歷史 本科 595 2915
2022 遼寧 物理 本科 573 17024
2021 遼寧 物理 本科 570 18603
2020 遼寧 理科 本科 547 24507
2019 遼寧 理科 本科 592 11163
2020 遼寧 文科 本科 626 1065
2019 遼寧 文科 本科 615 1178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493 18422
2022 吉林 理科 本二A 484 20488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A 531 9530
2021 吉林 理科 本二A 478 18993
2020 吉林 理科 本一A 577 7478
2020 吉林 理科 本二A 516 17972
2019 吉林 理科 本一A 570 9675
2019 吉林 理科 本二A 524 18712
2022 吉林 文科 本一A 522 2816
2021 吉林 文科 本一A 586 617
2020 吉林 文科 本一A 589 930
2019 吉林 文科 本一A 566 1840
2022 黑龍江 理科 本一A 525 10525
2022 黑龍江 理科 本二A 459 27726
2021 黑龍江 理科 本一A 507 15090
2021 黑龍江 理科 本二A 445 29818
2020 黑龍江 理科 本一A 576 9585
2020 黑龍江 理科 本二A 495 27336
2019 黑龍江 理科 本一A 577 10025
2019 黑龍江 理科 本二A 496 31149
2022 黑龍江 文科 本一A 558 775
2021 黑龍江 文科 本一A 568 1301
2020 黑龍江 文科 本一A 574 1327
2019 黑龍江 文科 本一A 573 1383
2022 上海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55 6089
2021 上海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51 5356
2020 上海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52 4737
2019 上海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46 5773
2022 江蘇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570 5382
2022 江蘇 歷史(歷史+(化學或生物)) 本科 570 5382
2021 江蘇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584 4157
2021 江蘇 歷史(歷史+(化學或生物)) 本科 594 2444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5 31438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本科 582 25742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66 25631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本科 574 20511
2020 江蘇 理科 本一 376 25389
2020 江蘇 理科 本二 350 76258
2019 江蘇 理科 本一 370 25203
2019 江蘇 理科 本二 343 78785
2020 江蘇 文科 本一 384 2304
2019 江蘇 文科 本一 373 2558
2022 浙江 綜合 1段 621 27087
2021 浙江 綜合 1段 616 27310
2020 浙江 綜合 1段 621 27625
2019 浙江 綜合 1段 622 27248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566 27814
2022 安徽 理科 本二 508 77320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589 18546
2021 安徽 理科 本二 499 79702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612 16312
2020 安徽 理科 本二 525 74192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582 16687
2019 安徽 理科 本二 501 72052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571 3513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624 2069
2020 安徽 文科 本一 600 1927
2019 安徽 文科 本一 602 2268
2022 福建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本科 585 2248
2022 福建 歷史(歷史+(選考化學或生物)) 本科 613 630
2021 福建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本科 590 1920
2021 福建 歷史(歷史+(選考化學或生物)) 本科 593 1697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本科 572 17429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本科 580 14555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本科 582 15540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本科 587 13813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本科 593 11838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575 15825
2019 福建 理科 本一 565 10725
2019 福建 理科 本二 491 36079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597 1648
2019 福建 文科 本一 623 346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64 15701
2022 江西 理科 本二 517 45243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584 13443
2021 江西 理科 本二 524 44741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601 11218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534 44337
2019 江西 理科 本一 583 12043
2019 江西 理科 本二 514 45867
2022 江西 文科 本一 579 2003
2021 江西 文科 本一 604 2882
2020 江西 文科 本一 602 977
2019 江西 文科 本一 607 1010
2022 山東 綜合 1段 575 32206
2021 山東 綜合 1段 584 26914
2020 山東 綜合 1段 604 23777
2019 山東 理科 本科 591 21307
2019 山東 文科 本科 598 2713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581 27613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520 101946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605 22560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546 79430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633 18475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60 89567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590 21457
2019 河南 理科 本二 516 89282
2022 河南 文科 本一 593 1750
2021 河南 文科 本一 625 2250
2020 河南 文科 本一 612 2903
2019 河南 文科 本一 596 2454
2022 湖北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575 3731
2022 湖北 歷史(歷史+(化或生)) 本科 591 2007
2021 湖北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605 3175
2021 湖北 歷史(歷史+(化或生)) 本科 609 2650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49 30237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68 20151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68 20151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0 19208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86 2245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學) 本科 589 21037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96 18030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98 17185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99 16774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 -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583 22823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597 16959
2019 湖北 理科 本一 577 17739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583 2954
2019 湖北 文科 本一 599 1641
2022 湖南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578 2762
2022 湖南 歷史(歷史+(化學或生物)) 本科 578 2762
2021 湖南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595 2099
2021 湖南 歷史(歷史+(化學或生物)) 本科 611 903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學) 本科 567 21735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68 21246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本科 572 19244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5 17815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本科 586 13118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80 20767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本科 585 18333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90 16068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學) 本科 591 15614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本科 592 15150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學) 本科 597 13135
2020 湖南 理科 本一 601 15366
2019 湖南 理科 本一 573 15924
2020 湖南 文科 本一 626 1117
2019 湖南 文科 本一 623 844
2022 廣東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574 5397
2022 廣東 歷史(歷史+(化學或生物學)) 本科 601 1531
2021 廣東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595 4069
2021 廣東 歷史(歷史+(化學或生物學)) 本科 613 1586
2022 廣東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96 24868
2022 廣東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本科 597 23598
2021 廣東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95 26608
2021 廣東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本科 615 14865
2020 廣東 理科 本科 595 22380
2019 廣東 理科 本科 550 29098
2020 廣東 文科 本科 605 1310
2019 廣東 文科 本科 597 2505
2022 廣西 理科 本一 567 10143
2022 廣西 理科 本二 478 44922
2021 廣西 理科 本一 567 10788
2021 廣西 理科 本二 499 37906
2020 廣西 理科 本一 578 11530
2020 廣西 理科 本二 491 44159
2019 廣西 理科 本一 571 14587
2022 廣西 文科 本一 607 1049
2021 廣西 文科 本一 601 1286
2020 廣西 文科 本一 572 1494
2019 廣西 文科 本一 604 645
2022 海南 綜合(不限) 本科 658 3786
2022 海南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664 3344
2021 海南 綜合(不限) 本科 666 3005
2021 海南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689 1824
2020 海南 綜合(不限) 本科 661 3195
2020 海南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669 2703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669 3525
2022 重慶 歷史 本科 568 2782
2021 重慶 歷史 本科 592 3295
2022 重慶 物理 本科 562 16024
2021 重慶 物理 本科 597 15866
2020 重慶 理科 本一 570 14782
2019 重慶 理科 本一 577 17076
2020 重慶 文科 本一 617 882
2019 重慶 文科 本一 604 1253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590 23592
2022 四川 理科 本二 529 69325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607 16991
2021 四川 理科 本二 535 69190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621 15215
2020 四川 理科 本二 536 74772
2019 四川 理科 本一 622 20635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584 3898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582 4602
2020 四川 文科 本一 603 1077
2019 四川 文科 本一 610 1387
2022 貴州 理科 本一 555 8712
2021 貴州 理科 本一 489 31107
2020 貴州 理科 本一 580 8917
2019 貴州 理科 本一 558 10940
2022 貴州 文科 本一 616 1233
2021 貴州 文科 本一 619 1670
2020 貴州 文科 本一 634 509
2019 貴州 文科 本一 623 819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563 18874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609 6629
2022 云南 理科 本二 532 31648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580 12673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585 11196
2021 云南 理科 本二 528 34051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566 21945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621 6990
2020 云南 理科 本二 538 33351
2019 云南 理科 本一 607 9236
2022 云南 文科 本一 630 1650
2021 云南 文科 本一 638 780
2020 云南 文科 本一 616 1667
2019 云南 文科 本一 636 532
2022 陜西 理科 本一 547 14802
2021 陜西 理科 本一 532 18518
2020 陜西 理科 本一 503 32698
2019 陜西 理科 本一 583 11329
2022 陜西 文科 本一 570 1513
2021 陜西 文科 本一 601 1134
2020 陜西 文科 本一 621 1034
2019 陜西 文科 本一 618 873
2022 甘肅 理科 本一 506 11719
2021 甘肅 理科 本一 445 32682
2020 甘肅 理科 本一 555 6774
2019 甘肅 理科 本一 551 8724
2022 甘肅 文科 本一 535 1571
2021 甘肅 文科 本一 566 1356
2020 甘肅 文科 本一 610 471
2019 甘肅 文科 本一 593 636
2022 青海 理科 本一 343 15405
2021 青海 理科 本一 464 3419
2020 青海 理科 本一 489 2515
2019 青海 理科 本一 507 2404
2022 青海 文科 本一 505 629
2021 青海 文科 本一 521 593
2020 青海 文科 本一 564 249
2019 青海 文科 本一 523 883
2022 寧夏 理科 本一 457 6833
2021 寧夏 理科 本一 452 7471
2020 寧夏 理科 本一 535 2672
2019 寧夏 理科 本一 530 3511
2022 寧夏 文科 本一 524 1185
2021 寧夏 文科 本一 585 416
2020 寧夏 文科 本一 613 437
2019 寧夏 文科 本一 603 426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 482 6289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單列類外語) 373 2773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 529 4069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單列類外語) 451 920
2020 新疆 理科 本一 540 4665
2019 新疆 理科 本一 553 4397
2022 新疆 文科 本一 535 444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 541 1102
2020 新疆 文科 本一 582 462
2019 新疆 文科 本一 605 284

4、北京中醫藥大學在近三年專業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序號 專業名稱 年份 錄取省份 科目/選科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醫學)(5800元)英語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不限) 576 11649
1 (中醫藥國際傳播)(5800元)英語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不限) 577 11480
2 (醫藥衛生)(5000元)法學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不限) 580 10997
3 (5800元)藥事管理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不限) 584 10409
4 (5800元)中藥學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571 12454
5 (五年制)(5800元)中醫學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574 11970
6 (5800元)中藥制藥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590 9507
7 (五年制)(5800元)針灸推拿學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591 9357
8 (5800元)藥學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596 8594
9 (五年制)(5800元)中醫骨傷科學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01 7892
10 (5500元)生物工程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01 7892
11 (實驗班)(五年制)(5800元)中醫學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02 7739
12 (卓越中醫兒科班5+3一體化(五年制)(5800元))中醫學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12 6353
13 (卓越5+3一體化)(五年制)(5800元)中醫學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13 6212
14 (華佗班)(九年制)(5800元)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36 3556
15 (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九年制)(5800元)中醫學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43 2853
16 (5000元)護理學專業 2021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507 23094
17 (醫學)(5800元)英語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不限) 598 9530
18 (5800元)藥事管理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不限) 599 9375
19 (醫藥衛生)(5000元)法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不限) 601 9065
20 (中醫藥國際傳播)(5800元)英語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不限) 601 9065
21 (5800元)康復治療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
22 (五年制)(5800元)針灸推拿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05 8400
23 (5800元)藥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05 8400
24 (5800元)中藥制藥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06 8263
25 (5800元)生物工程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06 8263
26 (5000元,含公共事業管理(衛生健康事業管理)、工商管理(大健康產業管理)公共管理類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08 7941
27 (5800元)中藥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09 7806
28 (五年制)(5800元)中醫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14 7012
29 (實驗班)(五年制)(5800元)中醫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18 6451
30 (卓越中醫骨傷班5+3一體化)(五年制)(5800元)(專業按5+3一體化模式培養,具體培養模式見該校招生網。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24 5586
31 (卓越中西醫班5+3一體化)(五年制)(5800元)(專業按5+3一體化模式培養,具體培養模式見該校招生網。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28 5087
32 (卓越中醫兒科班5+3一體化)(五年制)(5800元)(專業按5+3一體化模式培養,具體培養模式見該校招生網。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28 5087
33 (卓越針推班5+3一體化)(五年制)(5800元)(專業按5+3一體化模式培養,具體培養模式見該校招生網。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29 4950
34 (卓越中醫班5+3一體化)(五年制)(5800元)(專業按5+3一體化模式培養,具體培養模式見該校招生網。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38 3852
35 (華佗班)(五年制)(5800元)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42 3378
36 (卓越中醫京華班5+3一體化)(五年制)(5800元)(專業按5+3一體化模式培養,具體培養模式見該校招生網。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56 2108
37 (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九年醫)(5800元)中醫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62 1631
38 (5000元)護理學專業 2020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514 24810
39 (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藥事管理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不限) - -
40 (醫藥衛生)(50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法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不限) - -
41 (醫學)(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英語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不限) - -
42 (中醫藥國際傳播)(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英語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不限) - -
43 (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九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
44 (華佗班)(九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
45 (時珍國藥班)(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藥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
46 (卓越5+3一體化)(五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
47 (卓越中醫兒科班5+3一體化(五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
48 (五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
49 (實驗班)(五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
50 (五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骨傷科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
51 (五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針灸推拿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
52 (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藥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
53 (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藥制藥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
54 (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藥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
55 (50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護理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
56 (醫學)(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英語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不限) 580 11702
57 (中醫藥國際傳播)(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英語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不限) 583 11244
58 (醫藥衛生)(50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法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不限) 584 11096
59 (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藥事管理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不限) 596 9260
60 (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藥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03 8264
61 (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藥制藥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04 8125
62 (五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針灸推拿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05 7981
63 (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藥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05 7981
64 (五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骨傷科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07 7704
65 (五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08 7567
66 (實驗班)(五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14 6780
67 (時珍國藥班)(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藥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17 6380
68 (卓越中醫兒科班5+3一體化(五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19 6115
69 (卓越5+3一體化)(五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21 5887
70 (華佗班)(九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50 2744
71 (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九年制)(58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中醫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657 2126
72 (5000元)(辦學地點良鄉校區)護理學專業 2022 北京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516 22777

5、北京中醫藥大學2023年最新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為主干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學校現任黨委書記谷曉紅,校長徐安龍。  北京中醫藥大學始建于1956年,前身為北京中醫學院,是國務院批準最早創辦的高等中醫藥院校。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93年,更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1996年,入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0年,與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北京中醫藥大學;2011年,入選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2017年,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3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2018年,成為教育部新一屆高等學校中醫學類、中西醫結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學校現有3個校區,分別為良鄉校區、和平街校區和望京校區。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濟生”校訓,倡導“人心向學、傳承創新”理念,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宗旨,弘揚“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精神,彰顯特色、強化優勢,是我國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中醫藥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醫藥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中醫藥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難疾患的醫療基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基地、推進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國際交流基地,為人類健康事業發展和文明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已經成為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集教育、科研、醫療、中醫藥文化傳播于一體的著名中醫藥高等學府。  學校現有教職工5233人,專任教師1478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占61.84%,具有碩士以上學位者占84.64%,有博士生導師346人。學校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醫大師”6人,“全國名中醫”3人,“首都國醫名師”33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4人,“岐黃學者”9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項目負責人7人,第七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人,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34人,形成了一支以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和國內有影響的中青年教授為主的師資隊伍。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從豐厚的中華文化和中醫藥文化土壤中汲取營養,將“以文化人”理念貫穿于育人工作的始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758人,其中研究生4946人,本科生8267人,留學生543人。另有繼續教育學生1292人,遠程教育學生23457人。  學校致力于構建面向未來以高層次教育為主的人才培養體系,目前設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藥制藥、藥學、針灸推拿學、康復治療學、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藥事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護理學、英語(醫學、中醫藥國際傳播)、法學(醫藥衛生)12個本科招生專業。  學校是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學位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設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囊括4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囊括45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涵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48個,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8個。  學校現有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參與完成)、二等獎2項,北京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8項、二等獎10項。  學校現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基地50個。其中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2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1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10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臺灣中醫藥研究基地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6個,北京市教委工程研究中心1個,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6個,北京中醫藥文化研究基地1個。學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承擔科技部“973計劃”、支撐計劃、重大專項、自然基金重點項目等770余項。中醫體質辨識研究成果作為唯一的中醫成果被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中風病中醫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成為中醫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  學校現有中醫學院、中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針灸推拿學院、管理學院、護理學院、人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學院、國際學院、臺港澳中醫學部、繼續教育學院、遠程教育學院、體育教學部等教學單位。現有北京中醫藥研究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藥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腦病研究院等校級研究機構。  學校現有第一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第三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3家直屬附屬醫院和國醫堂中醫門診部。近年來,學校遵循“引導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原則,探索合作共建新模式,搭建了區域標志性的高質量中醫藥服務平臺,建立第四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棗莊醫院)、第五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第六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第七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和第八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廈門醫院)。另有中日友好醫院、廣安門醫院、西苑醫院、望京醫院、北京中醫醫院等16個臨床教學基地,承擔著全校學生的臨床教學、見習、實習工作。學校現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7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44個。建設有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6個,全國名中醫傳承工作室3個,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2個和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40個,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二室一站44個。  建校伊始,學校就成為新中國最早接收外國留學生攻讀中醫學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到目前已為94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2萬余名中醫藥專門人才,并先后與31個國家和地區的118所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1996年與英國密德薩斯大學合作設立了我國第一個在國外高校獨立頒發醫學學士學位項目。率先在世界50強高校中開辦中醫學專業本科教育,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開設“中醫學-生物學”雙學士學位教育。與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醫學院合作開設獲歐盟認可的第一個中醫學碩士學位項目。開設我國首個全英文授課西醫生學習中醫的博士學位項目、碩士學位項目,首個全英文授課中醫學士學位項目。2019年與美國國家兒童醫院合作,在美國建設具有中醫特色的中西醫結合兒科門診,持續推動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的融合與發展。  學校于1991年在德國建立北京中醫藥大學魁茨汀中醫醫院,開創了中國大學在海外辦中醫特色醫院的先例,成為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典范。2012年,與日本學校法人兵庫醫科大學合作建立中醫藥孔子學院,將中醫藥課程納入現代醫學教育體系,實現了文化交流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學校的國際化發展不斷探索創新,首創了集醫療、教育、科研與文化傳播于一體的“海外中醫中心”,為中醫藥海外發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北中醫方案”,先后建立北京中醫藥大學澳大利亞中醫中心、俄羅斯中醫中心、美國中醫中心、中國-德國中醫藥中心(魁茨汀),把中醫藥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亮麗名片。俄羅斯中醫中心成功取得俄羅斯聯邦醫療機構資質,成為俄羅斯第一家被納入國家醫療保險體系的中醫特色醫院。澳大利亞中醫中心積極推動針對西醫生的中醫學歷教育,兩屆中醫學碩士學生已經成功畢業。美國中醫中心瞄準中醫特色及醫學前沿,圍繞癌癥、癲癇、兒科疾病、生殖疾病等成功舉辦多次高端學術會議,正成為中美兩國在醫學領域開展學術交流與對話的重要平臺。  學校主辦有國家級學術期刊《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現代中醫臨床》《中醫教育》和《中醫科學雜志》(英文),是中醫藥學術交流的重要園地,其中《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連續5次榮獲“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稱號。  邁入,學校將以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而不懈奮斗!  (各項數據截止到2019年12月)

2023年北京高考英語卷難度怎么樣試題答案解析 今年英語難不難
2023年北京高考數學卷難度怎么樣試題答案解析 今年數學難不難
2023年北京高考語文卷難度怎么樣試題答案解析 今年語文難不難
2023年北京高考難度怎么樣 今年高考難度系數如何
北京今年高考試卷簡單嗎,2023年北京高考試卷難度分析解讀
今年北京高考試卷難嗎 2023年北京高考難度和哪一年差不多
北京高考今年試卷難不難 2023北京高考試卷難度點評分析
2023年北京高考政治試題及答案解析點評難不難,附word文字完整版
2023年北京高考物理試題及答案解析點評難不難,附word文字完整版
2023年北京高考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點評難不難,附word文字完整版
2023年北京高考化學試題及答案解析點評難不難,附word文字完整版
2023年北京高考生物試題及答案解析點評難不難,附word文字完整版

6、北京中醫藥大學重點特色專業

北京中醫藥大學重點特色專業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基礎、民族醫藥、中醫五官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外科學、針灸推拿學、中醫醫史文獻、中醫臨床基礎、中醫內科學、方劑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基礎理論、中西醫結合、護理學、中醫人文學、中西醫結合臨床、中藥學、航海中醫藥學、航天中醫藥學、醫藥衛生法學、中醫藥管理學、中醫國際傳播學、中醫藥英語、中醫體質學、中醫循證醫學、中醫神志病學、中醫文化學、中醫藥信息學、中西醫結合臨床(東直門醫院)、中西醫結合基礎(藥理)、推拿學、中醫護理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眼科學、中醫男科學、中醫周圍血管病學、中醫乳腺病學、中醫肛腸病學、中醫痹病學、中醫腦病學(東方醫院)、古漢語與醫古文、金匱要略、內經學、中醫血液病學、中醫急診學、中醫老年病學、中醫內分泌病學、中醫肺病學、中醫全科醫學、中醫肝膽病學、中西醫結合臨床(東方醫院)、針灸學、中藥藥理學、中藥鑒定學、臨床中藥學、中藥分析學、中藥化學、中醫腦病學(東直門醫院)、傷寒學、系統中藥學、中醫生命科學

序號 評級名稱 數量 專業/學科名稱
1 “雙一流”建設學科, 1 中醫學
2 國家重點學科 15 中西醫結合基礎、民族醫藥、中醫五官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外科學、針灸推拿學、中醫醫史文獻、中醫臨床基礎、中醫內科學、方劑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學
3 “雙一流”建設學科 1 中西醫結合
4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1 中醫學
5 北京市重點學科 10 護理學、中醫人文學、中西醫結合臨床、護理學、中西醫結合基礎、中醫外科學、中醫醫史文獻、中醫臨床基礎、中藥學、中西醫結合
6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48 航海中醫藥學、航天中醫藥學、醫藥衛生法學、中醫藥管理學、中醫國際傳播學、中醫藥英語、中醫體質學、中醫循證醫學、中醫神志病學、中醫文化學、中醫藥信息學、中西醫結合臨床(東直門醫院)、中西醫結合基礎(藥理)、推拿學、中醫護理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眼科學、中醫男科學、中醫周圍血管病學、中醫乳腺病學、中醫肛腸病學、中醫痹病學、中醫腦病學(東方醫院)、古漢語與醫古文、金匱要略、內經學、中醫血液病學、中醫急診學、中醫老年病學、中醫內分泌病學、中醫肺病學、中醫全科醫學、中醫肝膽病學、中西醫結合臨床(東方醫院)、針灸學、中藥藥理學、中藥鑒定學、臨床中藥學、中藥分析學、中藥化學、中醫腦病學(東直門醫院)、傷寒學、中西醫結合基礎、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基礎理論
7 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 2 系統中藥學、中醫生命科學
8 國家級和北京市一流專業、特色專業 1 針灸推拿學

7、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色專業

序號 專業層次 數量 專業
1 國家級 1 針灸推拿學
2 省級(直轄市) 1 針灸推拿學

8、北京中醫藥大學開設專業一覽表

北京中醫藥大學開設專業有中醫學(卓越針推對外)、康復治療學、針灸推拿學、中醫學(卓越)、中藥學、藥學、中藥制藥、藥事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藥事管理方向)、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中醫學、中醫學(卓越中西醫班)、中醫學(岐黃國醫班)、中醫學(卓越中醫學)、中醫學(卓越中醫兒科班)、中醫學(實驗班)、中醫學(卓越中醫京華班)、護理學、英語、法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院系名單 專業名稱 本專科
針灸推拿學院 中醫學(卓越針推對外) 本科
康復治療學 本科
針灸推拿學 本科
中醫學(卓越) 本科
中藥學院 中藥學 本科
藥學 本科
中藥制藥 本科
管理學院 藥事管理 本科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本科
工商管理(藥事管理方向) 本科
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 本科
中醫學院 中醫學 本科
中醫學(卓越中西醫班) 本科
中醫學(岐黃國醫班) 本科
中醫學(卓越中醫學) 本科
中醫學(卓越中醫兒科班) 本科
中醫學(實驗班) 本科
中醫學(卓越中醫京華班) 本科
護理學院 護理學 本科
國際學院 中醫學 本科
針灸推拿學 本科
人文學院 英語 本科
法學 本科

最新圖文

北京印刷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08

北京印刷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10:0:36

北京物資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21

北京物資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10:0:07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熟女88 | 另类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首页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Ⅴ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