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始終堅持“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辦學定位,積極推進各項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探尋地方高校科學發展之路,形成了具有國際化背景和自身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被譽為國內新建本科院校第一方陣的“排頭兵”。學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連續4 年被評為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2009 年至今,我校學生參加“挑戰杯”等各類競賽活動,獲得省級以上獎項474 項,其中國家級獎項212 項,國家級一等獎以上獎項34 項。時任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同志在看了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有關合肥學院的報道后批示:“各地高校(合肥學院等)采取多種形式創新辦學模式,一些做法很好,有的可以在省里試點推廣”。教育部調研組來校調研形成了《關于合肥學院等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調研報告》報教育部。從2009 年至今,全國180 多所省外高校、約1700 多人次組團來校學習考察。學校制定落實了《合肥學院服務合肥行動計劃》和《合肥學院服務合肥經濟社會發展提升計劃》。學校現有專業基本涵蓋合肥市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化工、現代物流、家電等主導產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2012 年、2013 年新增6 個專業(交通工程、能源化學工程、軟件工程、會展藝術與技術、秘書學、酒店管理)均是合肥市急需專業。我校80%左右畢業生在安徽工作,近70%畢業生在合肥工作,2012 屆畢業生僅在合肥經開區就業的就達1400 多人。
學校積極參與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地方發展。2011 年我校與合肥熱電集團等共建“合肥環境工程研究院”(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合肥創新平臺),借鑒德國經驗和技術,幫助合肥熱電集團解決了污泥摻燒技術問題。我校與安徽中南環保科技研究所組建了安徽合大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已獲國家環境檢測能力資質認定,成為合肥市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首批試點企業、合肥市2012 年“創新型企業”。我校與合肥規劃設計研究院等聯合體成功入圍《合肥半湯、湯池國際溫泉度假區概念規劃及城市設計》中標單位,并主編《安徽省旅游人才建設規劃》。2012 年,學校與中鐵二十四局集團“合肥市軌道交通主體維護結構監測與分析研究項目”正式簽約。近5 年,學校人文社科應用性成果數量在全省高校中均名列前兩名。在合肥市社科評獎中,合肥學院均是第一獲獎大戶。我校承擔的合肥市重點文化事業發展項目《構建“文化合肥”形象,提升合肥城市“軟實力”》,其階段性成果《文化合肥》已出版發行,中共安徽省委副書記孫金龍同志為該書作序。
學校是安徽省、合肥市對外教育、文化、經濟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建有“中國安徽——德國中心”和“中國合肥——韓國中心”。目前,學校同德、韓、日、美、法、意、西、奧等國家和地區的42 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近幾年來,有2000 名余學生赴國外留學,1000 余名德國、韓國學生來我院學習。2011 年,我院客座教授萊勒斯教授入選國家“配套引智工程”項目,獲中國“國家友誼獎”。合肥德國應用科學學院德方副院長霍恩教授獲安徽省政府黃山友誼獎和2011 年“安徽省年度經濟人物”。學校先后幫助合肥市有關單位引進了德國大陸輪胎公司、西偉德集團和韓國韓大集團等外資企業,通過我院與友好學校的牽線搭橋,合肥市先后與德國奧斯那布呂克市、韓國瑞山市結成友好城市。學校還充分利用“中德環境技術與知識轉化中心”這個平臺,積極參與合肥市城市垃圾分類處理方面的研究。學校有4 位客座教授受聘擔任淮南市等8 個城市的政府節能環保科技顧問。
錄取分數線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批次 |
---|---|---|---|---|---|
2017 | -- | -- | 496 | 487 487 | 一批 |
2016 | -- | 525 | -- | 518 518 | 一批 |
皖南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1:0:25安徽工業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29皖南醫學院本科招生網登錄
時間:2024-07-12 09:0:48安徽工業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23